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让“知恩、感恩”之花开放在每个青少年的心田

  •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356
  • 张粤婷

      摘 要: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重任,感恩教育必须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他们开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知恩、感恩”之花开放在每个青少年的心田。

      关键词:感恩;家庭;学校;社会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感恩文化精髓。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重任,感恩教育必须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他们开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知恩、感恩”之花开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一、感恩的定义

      所谓感恩,就是要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德。感恩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挤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二是情感层次,是在认知层次基础之上,从心里产生的一种温暖、幸福的情感,从而产生想要汇报的冲动;三是行为层次,即在将要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回报或是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感恩是每个人一生都应掌握的生活哲学,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值得人们欣赏和感激,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感恩不仅仅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起码的素养,而且也应该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品质。

      二、青少年感恩现状分析

      现在很多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严重被现实社会不良风气感染,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一些孩子总是拿父母提出的要求作为筹码进行交换,有些要求用劳动换取钱财,有些是用成绩来换礼物,似乎自己所有应做的一切都是在替父母做一样。有些孩子花钱如流水,整天光顾校门口的小店,买些无用的玩具,不懂体谅父母挣钱的不易。更有甚者,任性偏执,不懂得谦让别人,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一点不称心的事就大发雷霆,又哭又闹。有很多孩子对整日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呼来喝去,没大没小。和教过自己的老师打照面,不但没有行礼,连一句“老师好”都懒得说。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现状令人忧心。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差的原因分析

      1.父母的失职

      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对感恩教育缺乏理解,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加之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老人对孩子都比较溺爱,久而久之,孩子组件认为自己学习是给父母看的,父母对他的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杯家长忽视,孩子一点也不理解、体谅父母。另外,部分家长自身的感恩意识差,要求别人很多,回馈别人很少,对别人的恩情无论大小,很少言谢或从不言谢。对待长辈大呼小喝,常常抱怨生活,无感恩和孝敬之心。与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斤斤计较。父母对孩子太严厉刻薄,动辄打骂,是孩子整日生活在恐惧与无趣中。

      2.社会风气影响

      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却受到社会上追求奢华、虚荣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听到孩子在攀比吃穿,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让父母到校参加家长会。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给提供的思考文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什么“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些扭曲三观的真人秀节目越播越火。这两年,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的事件不断占据各大新闻头条,于是人们开始怀疑“好人有好报”的说法,遇事绕道而行,甚至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去扶摔倒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与人只有猜疑,没有信任!于是乎,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场关于“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怎么扶?”的讨论,助人为乐本该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情,居然还要讨论,真是可笑,更可悲!

      3.学校教育失职

      当前许多学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关注分数的高低,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小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不孝不敬、不体谅父母和长辈,见到老师漠然视之,见到朋友如同路人。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落实到位。

      四、提升青少年感恩意识的途径

      1.创造良好的感恩环境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把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镜作为感恩的素材,使中小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祖国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祖国强大、富有,才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振兴中华民族希望的火种和接力棒,长大后报效祖国。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和家庭内营造浓浓的感恩氛围。在家中,父母也要给孩子营造一种环境,自己要首先孝敬父母,将感恩教育融入生活。

      2.父母树立感恩模范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孝敬老人,夫妻恩爱,善待孩子,对家人朋友多一分谅解、宽容,少一分抱怨、仇恨,对家庭多一分责任、承担,少一分推卸、倦怠,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答谢所有给过自己帮助的人,对清洁工、服务员、同学、朋友、父母等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做到知恩必言谢。

      3.学校加强感恩教育

      学校有意识地在语文或思品课中渗透感恩教育,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组织学生观看《暖春》、《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系列感恩题材影片;教会学生传唱《母亲》、《天之大》、《爱的奉献》等“感恩教育”歌曲;开展关于名人感恩的小组讨论活动,举办感恩为中心的作文大赛;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同学如手足”、“大手牵小手”等活动,为同学或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师生、生生的感情。

      4.借助媒体宣传感恩文化

      媒体是新时代影响最广最快的平台,可在电视节目中多插播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播放名人感恩事迹,以真实的案例提升可信度。减少负面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向善。

      五、结语

      感恩教育不仅关系着青少年本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着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建立。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拧成一股绳合力推动,方可让“知恩、感恩”之花开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田。

      本文标题:让“知恩、感恩”之花开放在每个青少年的心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8312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