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书房圆梦

  • 作者: 唐山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7832
  • 刘晓山

      书房圆梦

      刘晓山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对书法篆刻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中学时就在各级书法比赛中绽露头角。以当时的条件,书案也就是用个吃饭的木桌。没有砚台,用的是盛菜的碟子。一层层旧报纸,就充当了毛毡。每天,都是在乡村的鸡鸣犬吠中,在孩童的打闹声中,在我的小厢房里静下心来,畅游我的梦想。

      19岁的一个机缘,我拜访到冰心老人,凭着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词,让我有勇气向老人提出题字的恳请,冰心老人的一句话让我感恩一生,“孩子,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情怀……”欣然为我题写墨宝“听蛙堂”。啊!高兴啊!我的第一个书房诞生了,虽然它是在凌乱狭小的厢房,但为之题匾的却是敬爱的冰心先生!

      我的听蛙堂时代,也是我梦想扬帆的时候。一份对文化的敬畏,一份对艺术的执着,后来我又得到臧克家、胡洁青、周汝昌、李铎先生的谆谆教导和赐题室匾。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做人做事,起到如航标般的作用。

      为了生活,青年时代我就在县城中打拼出了自己的小窝儿,衣食无忧的我,怎么也没敢加入“北漂”的艺术大军,因为家中有年迈的父母、操劳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我不忍心让家人为了我个人的追求而为我“陪绑”,只是在一间小卧室的圆桌上,继续着我的梦想……

      不惑之年,我在家乡自费创立了公义社团“浭阳书法院”,旨在“和合向学、立己达人”,也为社会做些奉献。恩师李铎和石开先生都予以题词鼓励。妻子支持我买了个一百七十平米的大房子,我也终于有了现实意义上的书房。中堂悬挂李铎老师的榜书石刻大匾“沐堯书屋”,大厅东墙挂着曹宝麟先生为我创作的千字文长卷,小厅间挂了清代董邦达的大轴山水,还有罗振玉的甲骨文小品。一室专用藏书,一室起居闲憩,一室用于学习创作,大厅用于朋友们品茶交流。虽不算豪华,但也是每天欢声笑语、墨香徐徐……

      喜悦之情,尽言难叙,簇一拙文,恭录如下:

      福斋小记

      山少事稼穑,却喜弄文墨,附庸数载,艺虽未进,然得斋号若干,蒙师友谬赏,颇具趣谈,今记述之。

      早年家居田畔,盛夏时闻蛙鸣,阅稼轩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顿然入画,亦得斋号“听蛙堂”也,冰心、臧克家、胡洁青、李铎诸前辈 题之。

      青年辗转经商,小获安定。又幸得周汝昌仙翁开示,赐墨“听蛙丰舍”,以喻“才丰书富、闹中取静”也。

      年届不惑,家业小康,双凤初成,取“沐”为字,以表“不辱宗祖,不辍耕读”。蒙恩师李铎先生垂爱,得赐榜书“沐 书屋”,恭悬新居。

      居下有室,方四十平,偶作涂鸦之所,虽处闹市,寂静无声,颇堪隐居,遂效颦古之隐于市者,谐取“於是轩”,市乎?是乎!地下之室,隐之又隐也,美哉。

      甲午岁首,书数千“福”字以惠众。凭自己举手之劳,博众生刹那欢喜,陡生“福斋”!俗则俗矣,乐在其中也。

      静生慧,乐生福,静乐相伴,夫复何求?聆天籁之音,享清静之福也!拙筆录之,以 同好,是为记。

      梦想是追求,梦想是动力,梦想是每个人奋斗的意义,我会更勤奋的追求着我的梦想,在圆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服务他人,因为我知道,能和他人分享自己梦想的人,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本文标题:书房圆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9437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