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幽默
文章内容页

《康熙字典》“又”部字所引《说文》语言研究

  • 作者: 小说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9041
  • 王 超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6)

    1 引言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原书已失传,流传至今的仅徐铉、徐锴兄弟校订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大徐本)和《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康熙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辞书,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就我们所知,《字典》所引《说文》的体例大部分是用来释义而非注音。那么,《字典》所引《说文》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本文将从注音、释义、辨形、书证等方面分析《字典》所引《说文》在“又”部字中的语言现象。

    2 形式上的比较

    《说文》把汉字分为540部,形体相近或相似的部首排在一起,每部所属的字的排列也是依据以类相从的原则,词义相近的排在一起。《字典》则分为214个部首,其归部原则也不是考量文字的学理性,而是以检索便捷为主。《字典》“又”部字共97个,所引了《说文》内容的共32个字,其中:

      (一)在《说文》中属于“又”部的有15个,即:

      (二)字形相同,在《说文》中属于它部的有9个:

      (三)字形不同的有6个:

      此类字在《说文》和《字典》所引释义中内容、读音完全一样,即二者是异体字。具体如下表1:

      

      表1

      (四)《字典》中注释引《说文》,但现存《说文》未收字的有2个:

      1.《字典》:《說文》申本字。

      2.《字典》:《說文》古文揚字。

      (五)《字典》中划归它部的有8个字:

      6.秉,小篆 ,《字典》:午集下·禾部。

      对这8个字在《说文》和《字典》中部首的不同划分可以看出,《说文》是依据小篆字体进行的,《字典》则是在经历了隶变之后定型的方正字形的基础上划分。

    3 内容上的比较

    《字典》“又”部所引《说文》的32个字的具体引用情况如下:

    3.1 完全引用

    3.2 部分引用

    《字典》“又”部字中部分引《说文》释义的有14个:

      “这个故事很震撼,没想到会是这样。我很累了,下次再说吧。你快亲我一下,我要睡了。我想象着在你的怀里入睡。”

      1、叉:《字典》:《說文》手指相錯。

      《说文》:手指相錯也。从又,象叉之形。初牙切。

      2、 :《字典》:《說文》治也。

      《说文》:治也。从又从卪。

      此类字在对比中可以看出,《字典》对《说文》所引遵循了其本义,但是省略了六书造字法。

      (2)省略“读若”的有2个:

      《字典》:《說文》入水有所取也。从又在回下。回,淵水也。

      《说文》并不是一本专注注音的字书,相对而言有很多专门的音韵字书如《玉篇》、《广韵》等,这也是《字典》没有借用其读音的主要原因。

      (3)同时省略了造字法和“读若”的有2个:

    3.3 增加释义

    《字典》“又”部所引《说文》,在其原释义基础上增加释义的有1例,即叡。叡在《说文》中的解释为: “深明也。通也。从fffff8从目,从谷省。”其在《字典》中的解释为:“《說文》深明也,通也。从fffff7从目从谷省。从fffff6取其穿也,从目取明也,从谷取響應不窮。”其所增部分《说文》未见,然《说文古本考》曰:“涛按《一切经音义》二十三云,叡字从fffff5取穿通义,谷取響應不窮,目取明識意,疑是《说文注》中语。”由此可知,《字典》增加的这部分应是某《说文注》中的,然现代已遗失。

    3.4 所引内容不同

    此类“又”部字又分为三种情况:

      (1)改动一字,共5个,略举几例:

      1、叔。

      《字典》:《說文》拾也。从又,尗聲。汝南謂收芋爲叔。

      《字典》在所引《说文》时,将“芌”字写作了“芋”字,经查二者在现代汉语中虽是完全不同的意义,然在古汉语中是异体字的关系,芌即芋。

      2、叒。

      《说文》: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凡叒之屬皆从叒。

      《字典》:《說文》日初出東方暘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在大徐本及段注本中都作“湯”,小徐本及《字典》中作“暘”,二者并不是异体字的关系。

      此类字还有“叢”“叜”“反”,应皆为传抄讹误现象。

      (2)部分相同,仅有1例:

      《字典》:《說文》手足甲也。象其甲指端生形

      释义完全不同的3个:

      《字典》:《說文》敢本字。註詳攴部。

      《字典》:《說文》从二手相交。

      《说文》:又卑也。从又虘聲。

      《字典》:《說文》取也。或从手作摣。

      3.5 字头为《说文》所无

      有2个:

    4 结语

    根据以上对《康熙字典》“又”部字所引《说文》语言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字典》对《说文》的所引主要是用来释义,兼少量辨析字形。在所引的32个字中,《说文》中属于“又”部的仅15个,《说文》中属于“又”部但《字典》中划归它部的有8个,可见两者对部首的划分也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字典》所引《说文》其内容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可大概分为:1、《字典》运用隶变或其它变化以后的字形进行定性。2。《字典》编撰时《说文》原本或已失传,由于技术的限制,传抄过程中难免出现讹误现象。3、《字典》编撰人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对《康熙字典》所引《说文》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对其不同之处(尤其相去甚远之处)探讨时不妨大胆推测,仍有别的版本的《说文》在当时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然今已失传。具体造成差异的原因仍待我们进一步探究,这对《说文》乃至《字典》的校勘都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1] 许慎,徐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 康熙字典(检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本文标题:《康熙字典》“又”部字所引《说文》语言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0248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