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物
文章内容页

“犟老头”步鑫生:浮沉起落不言败

  • 作者: 中外书摘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025
  • 许雪毅++余靖静

      步鑫生“犟”,七老八十了,他还一次次说:“现在再给我个西装厂……”

      记者眼前这个高1.58米、重45公斤的小老头点燃香烟,笑着说自己:“老老的,小小的,矮矮的,一天两包烟。”

      他说:“都是步鑫生这名字把我压的!母亲真说对了。”

      1934年,大年三十晚上,浙江海盐县,一个妇人听着高高响起的鞭炮声生下一个男孩,小名高生。男孩从小多病,念书时起名步鑫生。

      鑫,寓意“金多兴旺”。

      母亲嘀咕:“你背太多金子在身上,长不大。”

      步鑫生犯犟:“不背东西怎么有动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这种“求旺”的决心,这种“抗压”的个性,在小裁缝成为服装厂厂长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一个引人向上的活榜样、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者……”采访时,老人递上名片,“步鑫生”三个大字下密密印着11行头衔。

      “我给大家讲怎么打破大锅饭。我说改革不能靠红头文件,有利于国家、企业,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我们当厂长的就要打破,不破不立!厂长们说,哦,要这么干。”

      谈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步鑫生哈哈一笑,镜片后的小眼睛神采奕奕。

      其实一开始,他无非想把一家“破厂”办好。

      磨洋工?改!“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粗制滥造?改!“你砸我牌子,我砸你饭碗”……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来了,“独断专行”的指责来了,步鑫生的“犟脾气”也上来了,“我抓生产,有什么错”?

      没错,海盐衬衫总厂,这个前身是1956年合作化组织起来的小集体性质缝纫生产合作社,从一开始只有60多名职工,到1983年达到600多人,两年后达1000多人,企业利润每年以50%幅度增长。

      如今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的高海浩说:“步鑫生不是独一无二的。当时我采访县一级企业家,优秀的不少。只是步鑫生更有个性,更接近企业家本质。”

      多年后,步鑫生自己也意识到:“那时全国改革已在农村取得进展,城市改革需要突破。在这种背景下,有关方面发现了海盐,发现了我。没有步鑫生,也有张鑫生、王鑫生。”

      1983年,步鑫生火了!

      1984年,短短两个月,全国各地到海盐衬衫总厂参观人数达两万多人。

      美、英、法、德等各国驻华外交官员、记者闻讯赶来,探讨“大锅饭”“中国懒汉”等“改革锐话题”,步鑫生在厂里接待室举行招待会,侃侃而谈。

      “庙多菩萨多,办一件事要盖几十个图章,必须改革,将某些部啊局啊撤掉……”步鑫生在大会上批评政府机构臃肿。

      “这个步鑫生好大胆!”海盐县史志办原副主任林坚强当时就“惊呆了”。

      步鑫生到处做报告,甚至到部队、机关谈改革……

      这次采访记者在海盐见到步鑫生时,他正应邀参加“首届核电海盐论坛暨核电建设与地方发展座谈会”。

      老友电话调侃:“老步,你懂什么核电呀?可别又乱说话!”

      老人笑答:“没事,县里让我来捧捧场。”

      其实,他在这里名扬全国,也曾在这里“败走麦城”。1988年,步鑫生黯然离开海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他们认为我在外逍遥,实际上我每晚想家乡。”老人默默吸烟。

      家乡,以失败者看待他的家乡,怎能回去?

      海盐衬衫总厂成了旧址,旧址上建了南塘琴园住宅区。和记者同车过去途中,西装革履的老人突然提高声调:“伤痛!愤慨!”

      西装!西装!步鑫生耿耿于怀:“如果西装厂存活到现在,产品肯定卖到国外!”

      当时让西装厂上马,步鑫生承认有点头脑发热。“领导1983年要我上西装项目,我说好吧,弄个年产量六七万套。结果打报告到省里,领导说,你是典型,要搞就搞个全国最大的,年产量30万套。”

      让西装厂下马,步鑫生急得和领导顶起来。“他说各地西装厂都下了,你赶紧下吧,我说这几年我所有的都投进去了,怎么下?再等等,西装又会流行起来”。

      等不了了。1988年,步鑫生被免职。

      “我没有失败,失败的是政企不分!”步鑫生提高分贝。

      但申辩声被斥责声淹没了。

      离开海盐后,步鑫生先后到北京、辽宁盘锦、河北秦皇岛等地创业。他憋着一股劲,“好企业请我我不去,亏损企业我才去,我要体现人生价值!”

      2001年老人因病切除肾脏、脾脏,出院后退出商界,定居上海。闲时看看历史书,练练书法,最爱写“龙”字。

      “这么大年纪,生了一场癌症,居然精神很好,老爷子是个奇人。”高海浩眼里的步鑫生,“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智商很高,情商不高,充满强烈的理想主义。”

      2010年,海盐衬衫总厂旧址竖起一块纪念碑,碑文写道:“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引领了时代的步伐。”

      这一年,浙江有媒体欢迎读者发表看法:步鑫生该不该列入“浙江名人馆”?

      2013年8月,位于海盐的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成为“嘉兴市党史教育基地”。

      步鑫生回家乡的次数多了起来。

      11月8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天,步鑫生在海盐打车,四十多岁的的哥一眼认出后座上的“改革先锋”,坚持不收打车费。步鑫生执意付了钱,很高兴。

      记者给步鑫生拍照,边上工作人员感叹:“让我们海盐出名的还是步鑫生!”

      2001年,步鑫生参观曾经的“得力助手”赵荣华一万多平方米的纤维织造厂,沉默许久。此次面对记者询问,步鑫生说:“如果当年赵荣华留在西装厂,现在肯定不止这规模!”

      步鑫生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西装厂!

      他说:“德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人家都有品牌……”

      他说:“我80岁了,再给我个西装厂,我还能办好。海盐步鑫生,知名度还在……”

      本文标题:“犟老头”步鑫生:浮沉起落不言败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0303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