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阳明心学的现代转换

  • 作者: 贵阳文史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9722
  • 何光渝

      “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是贵阳的城市精神,而阳明文化则作为了贵阳这座城市的城市名片。

      在这一年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倡传统文化,以其精华来解读当今世界、当今社会,解决国家大事、民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盟,在教科文组织上的讲话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现代性、创造性转化的范例,以此来解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对话的例子。

      今天我们讲阳明文化、传统文化,无非就是要将其作一种现代创造性的转化,而非照搬古书效仿古人。

      古人是古人的环境,今人有今人的环境。例如在贵阳孔学堂的100多场演讲中,每一位学者专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在对传统文化的各种解读中,包含了很多个人的理解,这并不奇怪。100多年前,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以来,若干人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剔除,对现今社会来说重要的还是要去糟粕、取精华。传统文化的糟粕很多,我们不能回到汉武帝、甚至明清时代。汉武帝时代讲的是“儒术”,而“术”指的是帝王之术,如何驾驭民众,这和“儒学”是没有关系的。对儒学发展过程的研究,应该要清楚其产生的背景:即在什么背景下剔除的,为什么这样说?

      在宣扬传统文化、阳明文化时,应当把阶段性的历史背景阐述清楚,而非人人都讲“子曰”。王阳明作为完善“保甲制度”成就很高的人,其在入世时的军事政治成也是不可忽略的。我认为,王阳明在来贵州之前、在贵州期间和离开贵州之后完整的人生轨迹要全部讲清楚,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王阳明。

      在贵阳宣扬阳明文化时一定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宣扬,二是凭什么去宣扬。就像贵阳孔学堂一样,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则是为什么要在贵阳建孔学堂?二则为什么贵阳孔学堂就能成为世界儒学研究中心?愿景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还得一步一步地来。明确传统文化对贵州现实社会而言,如何转化,如何用先贤的思想来完善贵州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才是应该研究的问题。

      本文标题:阳明心学的现代转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4228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