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飞机的“耳目”

  • 作者: 大飞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571
  • 杭知

      飞机在空中飞行,飞行员时刻要知道即时的飞行高度、速度、所在位置、飞行姿态、燃油消耗情况等许许多多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操纵调整飞机状态以便与空中环境相适应。早期的飞机上只安装了很少的仪表,全靠驾驶员用自己的耳目观察及用大脑分析飞行情况来驾驶飞机。在低空低速飞行时,用这种方式操纵飞机还勉强可以保证安全飞行。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增加以后,仅靠驾驶员的感觉就无法适应这种种变化。

      因此,各种功能的飞行仪表被大量研制出并安装在飞机上。这些仪表可以准确地测量出飞机飞行时的各种参数。驾驶员只需要注意观察仪表上显示的数据,就能准确地知道飞机所处的状态。飞行仪表就好比是飞机的耳目,依靠它们,飞机才不会在天空中“瞎”飞。

      進入20世纪70年代,使用电子显像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飞机上的仪表装置进行了一次大改造。电子计算机不仅可以收集处理各种参数,而且可以据此进行分析比较,发布指令甚至代替人去操纵飞机,飞机真好像有了自己的“大脑”。显示屏可以把几十甚至几百条信息用醒目的符号、鲜明的色彩映现在飞行员眼前。

      老式飞机中,驾驶舱内设5个位置,分别是:机长、副驾、飞行机械师、报务员、领航员。他们每人面前都有一大堆仪表和操纵装置,个个都忙个不停地工作。正、副驾驶员负责驾驶飞机;飞行机械师管理着发动机;报务员的任务是通过收发电报与外界联系;领航员则根据飞行速度、风速、地图等不断计算着飞机的位置及航向。根据领航员的计算结果,驾驶员才能驾驶飞机在正确的航道上飞行。

      现代飞机的驾驶舱内,只有机长、副驾在驾驶飞机。他们面前是整洁明亮的仪表板,好几块显示屏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图形。飞行员除了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外,在飞行的其余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只是神态从容地监视着电脑自动操纵飞机。这种变化极大地加强了飞行的安全性。最近30年以来,飞机制造业方面最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机上的仪表和电子仪器的先进性上。从前每架飞机制造的成本中,仪表只占5%左右,而现在超过30%,并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仍在不断发展。

      本文标题:飞机的“耳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4455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