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茂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近年来,大学生因通过网络借贷欠下巨额贷款无力偿还、冒用他人信息多方借贷、被网络借贷平台要求以裸照作为抵押等多起与校园网络贷款相关的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4月,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共同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校园网贷”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校园网贷所引发的债务悲剧和安全隐患背后,网贷行业监管不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固然严重,但大学生为何存在诸多非理性消费需求、缺乏金融风险防控意识、轻易听信网贷平台宣传等问题更值得教育者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校园网贷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同时也能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安定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学生发生网贷后,若无钱偿还时,一般会出现向同学借钱、逃课、手机关机或者不接电话、夜不归宿、精神萎靡等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以下问题所导致:一是大学生对金钱缺乏概念,花钱如刷信用卡一般,没有感觉。二是大学生缺乏判断力和自律性,在使用金钱上存在缺陷。三是校园网贷存在蛊惑性。存在蛊惑性如网贷平台的入口身份认证存在缺陷,较为随意,没有进行真人签字确认等;网贷平台对危害性故意隐瞒,夸大利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校园网贷存在的成因
1、网络宣传虚假,校园管理不到位。
虽然不良网络借贷与虚假宣传有关,但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也是不良网络借贷产生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意识缺乏,个别学生在无法按时还贷时,利用不同借贷平台之间数据没有实现共享的缺陷,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暂时缓解还贷压力,最终导致无法弥补的窟窿。
2、过度消费,资不抵债。
学生理财意识淡薄,个人信用缺失网络借贷与学生的超前消费观念有关。郑州21岁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60万元网贷跳楼自杀,暑假期间,重庆某同学因借1200还6000离家出走;常州一大学生深陷校园贷,短短几月被追债10万……据我们遇到的案例来看,很多校园贷平台都存在收取高额利息、收取名目众多的费用的乱象,这些费用涉及到利息、罚息、管理费、逾期违约金、中介费等,林林总总算起来,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红线,校园贷异变成了吸血贷。
3、为校园贷做代理,贪小利替人做嫁衣被诈骗。
同样是荔枝台曝光的事件,南京70多名大学生被骗分期贷买手机,最后欠款近百万。他们称是被一位学长拉来,请他们以个人名义在某分期贷网站上买一部手机,帮他们刷单, 并表示将会给他们一些好处费,而且保证会按期帮他们还款,然而还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贷款早就逾期不还了,而当初找他们的学长声称自己也是受害人,都是坑呀。这70多名同学报警处理,公安机关说证据不足,仍没有立案,维权更是艰难。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校园网贷风险及防范对策
1、开展专题教育,加强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
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
2、注重广泛宣传,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对网络借贷的危害进行宣传。增强防范意识,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加强警示教育。提升防范能力,教育引导新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重点帮助困难学生,实现精准帮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进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困难学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
4、加强校园管理与心理辅导,及时排查问题
建立校园监督管理体系,发挥班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密切彼此之间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生活作风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反对超前消费和铺张浪费,自觉远离网络借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