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实验小学 618599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地域性带来的差异,造成了不少地区和城镇、农村落后的教学现状,大量的青年劳动力外流,父母离异,唯余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相依相伴,"留守学困生转化"问题已成为一个永不过时的讨论话题.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区的学困生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申报的科研课题《城镇留守儿童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我们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放在了首位.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谈心,家长交流等方式发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归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2)客观因素的分析: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结合我班留守学困生情况谈谈如何进行转化.
一、用真情去洞悉每个成长的讯息、呵护每份成长的力量.
留守学困生由于家庭的因素,他们缺乏关爱和呵护,缺乏自信心,学习没有兴趣和目标.而教育是一种洞悉,了解是尊重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地洞悉每个学生的变化,进而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有次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班上的一名学困生眼睛有些红肿,明显哭过,但她又特别内向,我怕当时问会让她情绪更失控,课上我总是传递给她关怀的眼神,大家做练习的时候,我主动走到她坐位旁,攀着她的肩膀看她做的题,给她指点,下课及时找她谈心,了解情况,做好她心理的沟通.
对于课堂而言,生命、生态是爱的温暖下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爱的驱动,没有自觉进入儿童内心,那孩子就没有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很大一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做作业时缺乏自觉性,不认真读题,不愿意动脑思考,完成任务了事,甚至拖欠作业.教师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的应用.布置作业时,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形式多样些,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本身的实际水平,批改作业时尽量面批,可以及时对错误的题进行讲解,引导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单独鼓励的方式.如作业全对的时候,老师给她讲一个故事,送他一张读书卡等等 .
当然对学困生耐心辅导、关心爱护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