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忠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一、新时代农村统战工作变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农民阶层出现新调整,党的农村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开始出现社会化倾向.基层统战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一)就其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而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人口开始出现季节性、流动性变化,农村价值观念一元与多元相冲击,农村党群联接机制缺失、农村利益诉求复杂交织,农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全适应时代诉求的新特点.这就在无形中拓展了当前农村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述,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农村中从事传统农业的人数将进一步锐减,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将会相继涌现.而且除此,拥有较好地理位置的农村将会迎来国内大企业甚至国外知名的进驻,还有就是"三胞"及亲属的融入,这些个体和群体组织都将是统战工作的对象; 构成更为丰富,尤其是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期的各个地方,各类人才、党外知识分子以及流动人口、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加,港澳台同胞和侨胞在家乡从事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多,统战成员比重不断加大,构成不断丰富(二)就其统战工作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农民阶层的分化,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而今的统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或是机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加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明确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政府职能改革目标,突出强调和放大了统战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服务"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上结构性矛盾凸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艰巨复杂,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复杂交织,如何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作用,正确处理各种突出矛盾和复杂问题,是当前统一战线面临的重要历史性课题;改革民主政治的任务更加迫切,如何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社会阶层和特殊人士的政治愿望和诉求,扩大其有序政治参与途径,这一工作十分迫切,任务更加突出.(三)就其统战工作的人员要求而言,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主要社会群体——农民阶层的内部分化,以及外来人员的涌入对新时期从事统战工作的干部和成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专业化要求,农村基层统战干部具有很强的务实性,需要真正懂统战、会统战的人去搞好、协调各方利益群体.素质标准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学历要求,专业化要求催生出统战工作人员在文化学历上的提高.二是政治素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成熟、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明、形象上良好.工作效果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