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欣
鲁东大学
一、高等教育研究中的 “定量方法”与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是科学界通用的划分研究方法的方式,也是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式。定量是以数量描述事物属性,定性是以性质描述事物属性。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二者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相关性和互补性。定性研究方法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思辨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在实证主义占主流的时代,定量方法占有统治性地位,但随着研究实践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尽管两种方法有不同哲学与方法论基础,分属不同研究范式,但二者是一个连续体,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二者无优劣可言,只是在针对具体研究问题时,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的属性、研究者的方法偏好而有所偏向。从区分的角度看,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界线。如定性方法重视意义而定量方法重视数字;定性方法以归纳法而定量方法以演绎法展开研究。当然,这些区分只是为了彰显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本质与特点,为了在研究实践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二、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成因探析
(一)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关于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结果。从直观判断,我们看到的有关高等教育的论文、书籍大都采用定性研究,以定性描述方式呈现研究结果。从实证主义角度,一些研究者以高等教育类杂志、专著、博士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对象,研究各类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使用情况。(二)高等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使用频率偏低的成因分析
关于高等教育中定量方法使用频率偏低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与高等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特点有关,二与研究者的方法训练及方法操作难度表现有关。首先,定性与思辨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思辨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对事物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系统,是一种以人为主要对象的活动,因而高等教育研究的许多问题难以精确化、数字化。所以,定性思辨方法就成了一种习惯,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主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其次,定量与定性方法在操作中的难度表现不同。使用定性思辨方法要求研究者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宽广的知识视野,注重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创新。定性思辨研究使用的外部条件相对较低,一个研究者就可以展开研究。定量研究除了需要研究者精密设计实验,还需要各种因素的具备,这对一般研究者就会造成困难,所以高等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使用频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