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毅 昆明市官渡区子君中心学校 650213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这门学科中的汉语拼音和汉字等是学生们和他人交流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这一学科中重要的部分即阅读教学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就要加大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
一、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应用好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读”,这是提高学生们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们提高“读”的能力呢?自主学习是众多途径之一。在阅读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独立探究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用个人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而非过分依赖老师们的讲解,这是为学生们营造自由学习氛围的基础。另外,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能够收集和处理信息,对于学生们独立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二、自主学习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要应用好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们对于阅读课堂的兴趣,为学生们创造轻松的阅读氛围,通过科学的激励措施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们用批判性思维提高个人能力。(1)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教师们要顺势引导,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除了讲课文就是分析手法的方式应该被灵活的教学方式取代,教师们要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征,通过游戏情境法、多媒体情境法和故事情境法为学生们创造愉悦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秋游》一文时,教师们可以先把“稻子、高粱、棉花“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是什么农作物并猜一下读音,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学生们获得视觉冲击,一方面可以深刻的认识生字和生词,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营造秋天的景象,激发学生们对秋游的兴趣,让学生们说出在课件中的田野里有哪些农作物,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眼中的秋天。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回老家观察老家的秋天,通过自主观察,在提高学生对阅读课兴趣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为了让学生们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们要把握合理的教育方式,转变过去的控制者角色,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小学阅读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把表现的机会交还给学生,学生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究和阅读,在阅读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卧薪尝胆》一文时,阅读前教师们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勾践最后能够成功呢?“”卧薪尝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们带着这一问题去朗读文章,学生们的阅读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不是盲目阅读。在学生们读完课文以后,教师们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问题答案,在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下,学生们能够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阅读。
(3)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注重激励评价
低年级的小学生格外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的一句表扬都能帮学生们重塑信心,激励着学生们主动学习知识。教师们不合理的、过分消极的评价会打击学生们对阅读课的积极性,在未来学生们也很难成为有自信的人才。所以,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们要善于使用赞美和表扬之词,尽可能肯定学生们的表现,用委婉的语气说出学生的不足。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不断提高,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欲望。例如,在学生们回答问题不完善时,教师们要说“你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是积极动脑的好孩子”,“你的思路很好,但是能不能换个角度”,通过这样中肯的评价,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结束也能自主思考,提高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4)引导学生质疑,传授质疑方法
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后,学生们的开拓性思维和想象力被激发。然而很多时候由于阅读方向不正确,导致学生们自主学习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价值。面对这样的情况,语文老师们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的优点,通过个人引导让学生们用正确的思路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批判性思维是学生们不断创新的方法,让学生们学会质疑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在上课之前,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字典或资料,弄清文章中晦涩难懂词语的意思,长此以往让学生们养成积极查阅资料的好习惯。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可以学会知识、掌握知识,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做好自读环节工作。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们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们勾勾画画,做好批注和摘抄,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不可否认,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们多思考、多分析,引发学生对于继续阅读的渴望,帮助学生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阅读问题,使学生们成为知识进步的推动者,深化低年级小学生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