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兰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海东 811100
1 引言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对于将来进入中学学习其它理科类学科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在当今这个以科技引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创新为社会发展引擎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效地打好数学知识的基础,有效培养并强化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游戏化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界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该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以小学数学为例探讨一下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2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育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广并开展实施多年,但是仍然有不少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考高分”成了小学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样既不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2.2 没有注重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
目前在有的小学学校仍然存在“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堂气氛严肃而凝重,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很认真、卖力,但是小学生却像在听“催眠曲”。这种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2.3 课堂教育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仍然有不少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不少小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而且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3 游戏化教学在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3.1 游戏内容与游戏目标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化知识水平。因此,游戏化教学作为辅助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其内容与目标必须与教材内容及新课程教学目标相统一,确保游戏与知识、能力培养的一致性原则,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游戏要有启发性,让小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领悟知识的内涵。3.2 保障游戏内容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保持游戏的新鲜感与趣味性,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法,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原则。3.3 加强游戏活动中的规范性
任何游戏都有其相应的游戏规则。因此,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游戏的规范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活跃性比较强,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为了避免在游戏的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需要保障班级游戏化教学的秩序性,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完成游戏化教学,使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4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4.1 明确数学游戏教学目
标目标是行为的导航者。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和设置游戏的种类和规则,才能够使游戏化教学与新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游戏化教学的主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并且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框架有一个
充分的认识,从而推动小学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比如在《表内乘法》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学内容需要小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表,背诵乘法口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时间去背诵,然后运用“乘法接龙”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在该游戏中学生需求不断思考、回想,并通过抢答环节加强学生的认知深度,从而提高九九乘法表背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