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楠楠 陆艳娟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132000
青少年面临着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信仰问题、价值多元化、以及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的现象日益凸显,但是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较弱,宗教信仰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本研究对该地区的青少年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了解到目前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并发现问题,分析出问题的原因所在,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针对该调查内容,通过线上以及线下两种方式向青少年群体发放问卷,问卷的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的信教情况以及信教原因。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到青少年的信教原因,本研究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最终结合问卷数据分析结果以及访谈资料进行深入探析。本研究向长春市、松原市以及吉林市三个地区通过学校以及社区向300名青少年发放调查问卷,并从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中抽取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30名进行深入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继而了解到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以及原因。
二、吉林省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通过线上以及线下的方式对长春市、松原市以及吉林市三个地区的青少年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42份,回收率为80.7%,问卷显示吉林省青少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信仰人数相对其他两个宗教较多,伊斯兰教徒多为回族青少年。调查问卷中其中37.8%信仰基督教,14.3%信仰伊斯兰教,10.1%信仰佛教,32.6%无宗教信仰,5.4%其他宗教。在信教的青少年中,小学甚至之前开始信教的占20.1%,中学开始信教占53.3%,大学开始信教的占26.6%;三、在信教的青少年中,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占比15.7%,偶尔参加宗教活动的占比74.6%,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的占比9.7%。(二)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形成因素
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青少年宗教信仰的情况较为明显,导致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因素较为多元化,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影响。1.家庭环境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发现在信教的青少年中,其中父母一方或者都信教的占60.3%,其他亲属信教的占21.6%,而家中无人信教的只有18.1%。在父母信教的青少年当中,信基督教的其父母每个星期都会去教会做礼拜,在家中亦会诵读圣经。对于佛教徒,会在家中进行烧香、拜佛以及念经,家中营造了浓厚的宗教氛围,伊斯兰教是由于其民族原因,因此这些青少年在家中长期耳濡目染,继而也会对宗教产生一定的情愫,追随家人的脚步信仰宗教。
2.社会环境的渲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青少年能够比较方便、迅捷的获取更多的外来信息和资源,一些宗教依靠公益活动等博取了青少年的好感,一些青少年对于宗教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皈依宗教,成为信徒。此外,由于“宗教热”在我国的盛行,宗教信仰自由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青少年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对宗教有了一定的了解,继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宗教热”以及网络媒体的驱动下,很容易受到宗教的影响,继而成为信徒。
3.青少年自身受挫寻求宗教信仰的庇佑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挫折,来自学业、家庭或者情感等方面,其心智还未成熟,自身无法进行排解,心态上容易发生较大转变,例如抑郁、自卑等,对生活以及周围人都会产生不信任以及不安,而宗教可以通过对神灵、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与对彼岸世界的追求来消除人们内心的恐惧感,提供心灵慰藉和精神支持。
青少年试图通过宗教达到心灵上的安全感以及慰藉,同时又将希望寄托于宗教,希望能够化解自己当前的处境以及保佑自己接下来能够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