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丽 娄底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娄底 417000
1 引言
进入高校之后,大学生也就进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期,是继续接受教育的阶段,又是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较为宽松自由的高校环境中,大学生会自我发展和培养,并在个性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找准自身的定位,更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2 大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1 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大学班主任承担着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责任,不仅要分析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的问题,加以科学引导,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高校中,班主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班主任要想真正发挥职责,就必须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工作环境,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好自身的多元角色,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还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引导者,成为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2.2 大学生的导师
在高校中,多数班主任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且大都是刚进入大学执教的青年教师。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且所学专业与班级专业相近。因此,班主任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如研究大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可以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展开专业交流,以自身丰富的专业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学教育主要倾向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为毕业后的职业做好规划。对此,班主任应当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职场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坚定未来职业发展的自信心。3 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区别及矛盾冲突
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上。辅导员是专职的,班主任是兼职;辅导员从“面”上对年级开展管理工作,而班主任从“点”上对一个班级进行管理;辅导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解释并传达学校颁布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并以党和团委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同时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年级管理办法,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而班主任通常以展开班会的形式选举新一届班委、组织并开展班级活动、同学生谈心谈话,并对学生进行“点对点”学习辅导和生活关爱,并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主任与辅导员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两者的分工虽然有差别,但是也存在重合交叉的部分,若不能准确定位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就有可能产生互相推诿的问题。只有对交叉部分工作给予准确的定位和归责,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缺位错位的现象,班级学生才能在高效的工作氛围中实现发展;其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不同,辅导员是专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而班主任有着自己的教学工作,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极有可能造成班级工作滞后于需求的现象,以至于无法与辅导员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最后,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没有形成沟通、协作的关系,两者之间几乎没有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工作重复、缺乏反馈的情况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