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强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健康中国的高度上,为新时代的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路径。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面健身活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1]。”在建设体育强国目标下,民生体育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建设民生体育、发展民生体育关系到中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建设体育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体育强国的内涵演进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体育强国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2]。”体育强国的主要内涵:一方面,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发挥体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为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服务。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推动全民健身,打造健康中国,最终建成体育强国。2 民生体育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2.1 民生体育的提出
民生与体育的结合一直贯穿于新中国体育事业建设中,而“民生体育观”是近几年我国体育界人士提出来的,这一观点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注重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目前,关于“民生体育”的概念陈述出现不同见解,有的学者提出的“民生体育”指的是政府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公民身心健康为宗旨,以惠及社会每个公民的健康权和幸福感为任务所提供的在社会上举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4]。还有的学者提出民生体育是政府以民生思想为出发点,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公民最迫切的体育需求为己任,以公民身心健康和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地解决体育领域内民生问题的一系列活动[5]。2.2 民生体育建设的现实意义
2.2.1 民生体育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行动指南,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是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民生体育是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体育强国关键的一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2.2.2 民生体育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国是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高,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2014年,习近平在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6]当今,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限制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体育是迈向体育强国进程中首要解决的任务。因此,加强民生体育的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扭转群众体育薄弱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并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奠定良好基础。
2.2.3 民生体育建设是党和政府获得民众支持的有效途径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问题,也是政治层面上的问题。民生问题是党执政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的考验,是取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民生体育问题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彰显了民生体育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只有切实解决民生体育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地提高,才能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支持政府的工作。
2.2.4 民生体育建设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曾说过:“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生活和素质各个方面的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顾拜旦也认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可以使人和谐、完美和发展,体育是一门造就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问。加强民生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