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珍 田梦莉 武维赛 宿州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一、大学生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状分析:
从大学生主观接受层面上看,大学生对理论思想信息关注度并不高,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途径呈现多样化倾向,其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途径是QQ、微信、学习通app等网络途径;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思想的接受意识是主动了解学习的占57%,受周围环境宣传影响占43%,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相对比较被动。可见,大学生在主观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从高校客观宣传途径上看,学校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在宣传与推广习近平新思想方面,学校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线上学校组织大学生利用学习通app、校园官网等软件学习红色理论知识,线下以课堂讲授为主,把习近平新思想穿插入课堂;以开展活动竞赛、营造校园文化、开展专题讲座与学术报告、主题党课为辅。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大学生主观积极性相对不高
一部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较差,在问卷调查中,认为习近平新思想对个人发展关系密切且有助于引导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的占90%以上,但是接近43%的人是受周围环境宣传影响才学习接受习近平新思想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主学习习近平新思想的积极性相对不高,若单方面靠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达不到“学懂弄通做实”的目标。2.宣传阐释通俗性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满意老师的讲授内容与方式,认为可以了解并深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是,也有约8%的学生不太满意,认为讲授语言“高大上”,难以理解,课堂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课堂讲授以传统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学习,但高校以此计划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讲授过理论化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遇到瓶颈。三、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个人自学、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结合起来
无论在何时何地,要想提高理论的感召力,都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存在一定的兴趣,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感兴趣的是少数,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趣与其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日常学习状态存在着正向关系,通过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当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大学生更高效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很难通过自己学习获得完整理解,还需要学校教育的理论提升和社会教育的经验升华,这样,大学生才能摆脱个人成长环境和自发学习带来的局限性,使之成为更高效的学习途径。2.强化宣传阐释语言艺术性、通俗化,加大课程的宣传力度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主要是通过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学习习近平新思想的,并且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相对较高,学校可以重点加强对该课程的培养,形成特色课程。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阐释不应该概念化、程式化,应该“接地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传播贴近生活实际的理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效促进青年大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