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克华 安岳县护龙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资阳市 642368
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指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导学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两个方面。教师通过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的探索知识,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1.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有效的转变以往以成绩为重心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问题导学法自身较高的趣味性、灵活性能够有效的调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教师通过利用贴近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以灵活、巧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增强,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问题的设置,从而保证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与教学内容能够良好的相符合,增强问题的针对性,提高对学生的引导效果。(2)在问题导学法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悬念,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探索,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使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后能够继续保持对下一个问题的兴趣。(3)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合理设计问题的难度,循序渐进,从而避免学生因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恶情绪。(4)教师要加强对问题导学法的学习和探索,充分的开发和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和优势,从而更好的应用问题导学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通过设置问题引入新的知识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在引入新知识内容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教师通过以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得逐步将学生引入新的知识内容,通过逐步分析各个教学问题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上,使数学教学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师在进行“整式”的知识内容教学时,整式的因式分解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整式”因式分解概念并将其利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设置简单的问题:
如,多项式(x-y)2-(y-x)的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x-y+1)(x-y)
B.(x-y-1)(x-y)
C.(x-y+1)(y-x)
D.(x-y-1)(y-x)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整式”的概念,因此在解决因式分解类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思考题干与选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进而使学生理解“整式”的因式分解,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回归到题目当中尝试解决题目,从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心理,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