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振富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261053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不少学生尝试在校或者毕业后创业,这就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是面向就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这也是学生开展创业的有利条件。加强创业教育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良好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未来创业的成功率。
一、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包含基础创业能力、核心创业能力、可持续创业能力三种类型。创业基础能力涵盖了创业动机、对创业机遇的识别能力,还有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看待创业中挑战和挫折。创业核心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完善的沟通能力,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创业环境下进行分析,找到有利于创业的积极因素。需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引导企业逐步步入正轨。可持续创业能力包含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整合有效资源,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上述能力因素是构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创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一)创业动机差异大,创业基础能力偏低
当前高职学生多为95后00后,虽然学生有个性、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学生的创业意识却相对薄弱,尤其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高职学生创业意向调查数据显示,电子商务专业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占35%,而财会专业仅有7%的学生有创业意识,市场营销专业有40%的学生表示希望自主创业。学生的创业动机也有很大不同,有的是为了锻炼、有的是为了赚钱、有的是为了自我挑战。高职学生在创业机遇辨识方面能力较弱,或者担心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而止步不前,这些都造成学生基础创业能力不足。(二)创业核心能力及可持续创业能力低下,创业成功率低
创业本身难度较大,创业过程中需要组建团队、筹措资金、制定管理规范等,这些都需要高职学生有一定的领导策划能力,懂得如何沟通协调。从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来看,不少学生决策能力低下,资源整合能薄弱,在创业过程中容易打退堂鼓,或者创业者之间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这些都造成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难以突出创业能力优势。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
(一)做好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完善顶层设计,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有序统筹,建立起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创业教育制度建设,从而将各项保障机制落到实处。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创业实践平台,挑选骨干教师参与创业项目或者创业课题实践,从而提高高职教师创业教育的综合水平。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广泛整合社会资源,聘请创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者邀请企业家到院校讲课、座谈,以此充实高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二是建立创业教育的综合工作体系,在院系领导下组成创业教育专项小组,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处、后勤处等要协调联动,实现多元资源整合、多层面创业服务,构建起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保证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顺利推进。
三是保证创业教育有充分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创业能力培养中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完善硬件环境,升级软件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尽量拓展外部合作资源,正确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一些企业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风投资金,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顺利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