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颜.河北大学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各高校、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例如,从税收优惠、创业免费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现利息支持等六个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自营职业的行政性收费和收费进行免除。
(2)大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具有学科专业优势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学习到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理科生更是有机会进入到实验室操作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社会上其他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劣势分析
(1)高校创业教育的欠缺一方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千篇一律,欠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缺少创业动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其抗压能力弱,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放弃,作为独生子女大多从小都顺风顺水经不起挫折打击,更趋向于父母安排或更加稳定有保障的生活状态,缺乏敢闯敢拼的勇气,有想法但却不敢付诸行动,不敢尝试,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抗压能力弱,容易失去创业动机。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基本知识。比如有关多层次团队的建立与经营预算等,缺乏持续不断学习的能力。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面对政府部门繁杂的程序耐心不够,遇到问题时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创业能力一般。
(2)大学生缺乏创业资金
缺乏资金支持是当前大学创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大多数都来自普通家庭很难提供支持自己创业的大量资金,向银行贷款也没有可以拿来抵押的资产,另一方面缺乏比如对于资金的筹措方式以及投资的理财知识,以及准确的市场判断力。
(3)大学生创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能力
从人际交往能力看,大学生创业不少是团队合作,共同创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方面,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没有广泛的关系网,缺乏妥善处理与公众或媒体的关系,无法快速找到可靠的生意伙伴,消费群体不够稳定,市场较小;从协商与合作能力的角度看,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精神分析能力和人文素质。虽然在学校学习了有关企业管理及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际的经营经验,对市场不够了解,在实际的创业中与其想象中的创业有所差异,多是纸上谈兵,在面对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财务问题、营销问题、谈判技巧等问题时难免做出有失偏颇的决定。从表达能力来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难免因为沟通不当而导致团队意见不一致,引发内部矛盾,合作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