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10003
在突发事件中,与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相比,广播具有自身的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广播成为了突发事件中应急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灵活性和稳定性成为了突发事件中最有力的媒体,及时有效的传播了各种有效的信息,起到了引导舆论,安抚民心的作用。
1.及时快速的传播信息
广播的传播渠道是电波,电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绕地球七圈半的速度,也就是说广播只要开始传递声波,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接受到广播的声音。这种远程同时传播的功能,是广播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发生时从灾区传递出的信息更有利于帮助政府提供真实、及时的信息,以帮助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好决策。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震感,而地震发生的相邻地区如重庆、成都等地,通讯中断,电话系统全部处于瘫痪状态,灾区一篇恐慌。而地震发生不久后,全国超半数的广播媒体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预案”,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信息和防震知识。广播成了当时灾区民众了解国家和政府救援信息的唯一渠道。通过广播,灾区民众了解了国家和政府及外界民众的救援行动和关注,安抚了灾区民心;灾区外的民众获得了信息知情权,稳定了人心。
2.政府的指挥中枢和信息整合平台
广播除了在突发事件中传递信息快速、及时的作用外,还起到很重要的信息整合、信息发布的平台作用。由于广播传播的特点,一旦发生严重的突发灾害性时间,广播就要担负起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提供给政府指挥部门进行决策的功能。比如在2011年,贵州新高速公路因为冬雨路面结冰,全线封闭,当时有超过八千人滞留在广西南丹地区。针对这一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广西交通广播电台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第一时间打破节目常规,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及时连续的更新和发布最新道路信息。3.正确有效的引导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的作用除了及时、快速的传递信息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其喉舌作用,正确的引导舆论情绪,将受灾民众及社会各界的恐慌情绪安抚稳定下来,只有如此才能妥善、迅速的处理突发事件,将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如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声或者是进行错误引导,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2003年的SARS危机,就因为当时广东媒体失声,没能够主动引导舆论,导致人们通过手机短信传递关于SARA的信息,而且信息中很多的虚假和夸大的信息,使得社会一度产生恐慌。尽管后来媒体开始正视对SRAS的报道,但是恐慌已经产生,甚至加剧。SRAS危机使得媒体意识到主动掌握舆论引导的关键性。在突发事件中,广播是最为最贴近民众的媒体,需要在第一时间担当起媒体的责任和职能,向灾区还有其他地区对灾区同样关注的听众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广播第一时间从灾区传递出来的最新救援情况,不但能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还能够号召民众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动各界的积极性,众志成城,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