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蓉 重庆市彭水县第一中学校 重庆彭水 409600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高中音乐教学体现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艺术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以及文化的理解力。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推行,音乐教学不单纯是教授唱法和基本知识,而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上,用多样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以及文化的理解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授的主体,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缺少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研究不深入,缺少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课堂氛围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单一。高中音乐教学主要讲解课本的内容,选取的音乐作品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无法与生活实际完美结合,无法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化教学目标,无法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以及文化的理解力,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中体现的真情实感,例如通过不同的音调、音色、节奏等要素展现作品中的情绪变化,开心的、温柔的、激昂的、悲伤的等,好的音乐作品并不单纯的展现一种情绪,而是随着音乐的速度、力度展现多种情绪的变化,因此接受好的艺术熏陶,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提高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声音、节奏的训练,更体现在音乐中融入的情感,正确认识音乐艺术,培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用个性化的音乐感染他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最后,提升文化的理解力。高水平的文化理解力是透过艺术的表现看到蕴含的哲理,并且能独自创建具体化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就要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渗透,借助音乐艺术的强大感染力,让学生感知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