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1121
上世纪末,Seligaman等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这一概念,认为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研究人类的心理.2004年,Luthans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简称"心理资本",重点强调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1】研究证实,心理资本与幸福感存在密切联系.幸福感可以分为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强调幸福感的社会特征.【2】大学生已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能够根据社会标准来评价自我及生活质量.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促进他们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调查和研究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是很有必要的.
一、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起初,心理资本出现在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中.例如,Goldsmith等人指出,心理资本即能够对个体劳动效率产生影响的特性.【3】2007年,Luthans等人进一步阐述了心理资本的定义,指出这一概念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几个方面.【4】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成功完成某项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充满自信,乐观即个体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采取积极归因,希望指个体能够自觉制定发展目标,韧性指当个体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1998年,Keyes提出了社会幸福感 (Social Well-being,SWB)这一概念,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社会实现,指个体相信社会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2)社会和谐,即个体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 (3)社会贡献,指个体确信自己对社会发展具有价值 (4)社会认同,即个体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其他社会成员 (5)社会整合,指个体对社会具有归属感及满足感.【5】苗元江和王青华(2009)认为,社会幸福感即人们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感知,反映了个体与集体的和谐统一.【6】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社会幸福感的概念界定方面存在共同点,争议较少.二、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设计
本文以浙江省A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4日至2019年5月24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98人,女生111人,分别为大一40人,大二25人,大三46人,大四 78人,研究生20人.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南开大学张阔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7】以及南昌大学苗元江、王青华修订的 Keyes编制的《社会幸福感量表》.【8】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共26道题目,分析问卷数据,结果显示KMO(结构效度)检验值为0.766,Barlett球形检验显著,p=0.000.整体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61.社会幸福感量表共15道题目,结果显示KMO(结构效度)检验值为0.809,Barlett球形检验显著,p=0.000.整体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4.
三、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表3 -1 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以及二者的部分维度相互存在显著正相关.首先,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社会幸福感的社会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贡献水平也越高.社会幸福感则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存在较高的正向相关性(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