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韬 钦州市灵山县新圩中学 广西钦州 535412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学习方式单一,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以致于丧失了主动性.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启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互动,相互理解和沟通,相互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是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转变角色,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
新的课程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以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的让学生更自然、更直接地获得"数学过程"的体验 更深入、更广泛地去探索一些数学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进行"二次函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1)教学时,我是这样开展的:利用多媒体展示姚明照片,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相片中的人是谁吗?学生个个大声回答:姚明.你们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打篮球,同学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气氛非常活跃.我又播放了姚明在NBA打球的视频片段,提醒同学们观察投篮时篮球运行的路径轨迹是什么形状.又结合本校的班级篮球赛中,学生亲自打球投篮的感觉,自然引入二次函数的内容,达到较好的效果,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面向全体,创设新颖情景,激发学生学习
教育的"大众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习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入数学思维境界,大胆创新,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一些有探讨价值的有必要的并且学生能够完成的问题,应该放手给学生操作探索,通过他们动手操作,一方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锻炼他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打折销售"这个内容时,这种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平时生活经常遇到,是很熟悉的.笔者把教室模拟成服装店,请一名学生扮演营业员,向顾客(学生)介绍服装店衣服的打折情况,并让其计算出每件衣服的售价,学生踊跃参与,人人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多了.把教材内容以实际生活中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