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明 黑龙江大学 150080
一、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中观其鬼神观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对于孔子的鬼神观念需要放在其所处时代环境中讨论。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臣弑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由于这个时期是处于神学观念盛行的商周时期末端,因而社会上仍然是以神学观念为主,不少的思想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可以得到重用,将思想披上了神学的外衣,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虽有发展但仍不是主流。在这种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孔子的思想不言而喻会受到鬼神观念的影响。有些学者可能认为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也不能将其定为孔子相信鬼神的依据。但是,这种神学观念的影响却是不能否认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去分析孔子的鬼神观。首先,孔子本人对于敬事鬼神的态度是正面的。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显而易见,孔子对于禹的行为是肯定的,对于禹敬鬼神的态度同样也是积极的。亦可见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倘若孔子否认鬼神的存在,那么他对于禹这种行为的态度应该是消极的,而不是现在的“吾无间然矣”。由此可以得出孔子对于社会上存在鬼神的观念至少是默认的。其次,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诸子百家思想大放异彩的时代,他作为思想家其思想应当是严谨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这句话本来是有些学者用来证明孔子否定鬼神存在的依据,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这句话仅仅是孔子思想严谨性的体现。“子不语”并不代表着子否定,这里的不语,是不去谈论。不谈论并不代表着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只是对于孔子作为思想家而言,他需要保持自己思想的严谨性,去谈论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是口说无凭的,因而他才需要不语,这与他对鬼神的态度是无关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正因为相信鬼神的存在,但又说不清,因而不语,怕亵渎了鬼神,所以他对于鬼神的存在是肯定的敬畏的。最后在墨子与公孟子的辩论中从侧面证明了孔子对于鬼神的肯定态度。“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祀。’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孟》)这里看似仅仅是墨子反驳公孟子的观点,实则却表明了墨子认为儒家对于鬼神是肯定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核心人,怎会做无客而学客礼也,无鱼而为鱼罟也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