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笛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江苏苏州 215163
提到美术评价,映在人们脑中就是教师给予学生作品一个优秀或者良好的等地,亦或是对于一件作品生成的文字评价。这些评价以关注学生技能表现、知识掌握为主,弱化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这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不符。如何用体现美术特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对学生主体进行评价,如何把以人为本放在教育评价当中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工作。
美术是从生活中来的艺术,对于它的评价最终也要落到生活中去。在校园生活当中,以给学生完整幸福的童年生活为美术评价的指导性思想,同时可以借力学校多元阵地,发挥美术学科特长,以生活教育为契机建立起适合学生成长的美术评价体系。
一、拓宽艺术展示形式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养
1、集众人之力 以成其大
针对优秀的班级或者美术社团,设计创作主题,进行集体性创作。比如我们之前探索的,二年级的学生集体创作近十米的长卷,就是在美术课堂上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做了统一的授课,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自己的创作,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设计一个小的细节。最后再由老师们对作品进行整合,直到展出那一天孩子们才会看到自己的作品最后呈现的样子,与其说这是孩子们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老师送给他们的礼物。展示的过程也是孩子们找寻自己创作的小建筑的过程。集体创作的特性就是震撼,作品一般尺寸很大,内容丰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取一人之长 以成其专
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个人展也是一个不错的活动。经过前期的征集,对有特色的作品进行展示。这些作品有水墨特色、儿童画特色、版画特色等等,各种绘画形式都能够在学校里得到展示,并且形式多种多样,不装裱的就可以在侧墙、海报架、黑板报上展览,装裱之后可以在画架上展示,多种多样的形式给个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更广的空间,也带来了不同的欣赏的流量。对于展览这种形式,是一个很实用的美术作品评价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了解一个作品装裱的过程、布展的过程,吸引别人前来欣赏之后获得的成就感是特别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孩子制作一个证书,甚至可以制作一张收藏证,将学生的作品布置在最显眼的地方,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有趣的经历。
二、打造市场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在科小,蝌蚪币的流通为学生的美术作品提供了新颖的评价方式,在这里作品的买卖通过两大阵地进行,一是科小超市,二是科小生活日。1.搭建日常展示阵地
我们的超市是学生手工作品展示和售卖的主要阵地,每一个孩子都能作品拿来寄卖,售卖成功后需支付超市1蝌蚪币的代售费(科小流通货币)。科小超市一排排的货架上摆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课余时间制作的物品,学生凭借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制作,所有的手工作品能够得到全校性的展示。这里没有老师,没有成年人的审美引导,评价作品的唯一方式是出售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们会发现制作精美、有趣的作品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并且会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相反也有作品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这是直接的正向激励,且由市场决定的评价机制,在这个市场当中会有人为了迎合大家的审美制作出广受大众好评的作品,也会出现坚持自我尝试独树一帜的作品,有趣的是这里的作品没有上下之分,唯有选择不同。2.创造独特展示空间
如果说科小超市是学生日常作品展示的主要阵地,那么生活日则是各类手工作品汇聚的盛会。在生活日这天学生们不仅可以推销自己的作品,还能向来到学校的所有人介绍自己擅长的手工创作形式。扇面绘画、水油分离、欧式刺绣、纸绳提篮等等作品都可以在现场进行创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教师教学的过程,在开放的空间、面对不同的人群,学生可以获得肯定,得到别人的驻足欣赏,这种成就感比作业本上的一个“优”要来的立体的多。生活日中售卖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上与在超市售卖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多是以集体制作为主。有的是班级同学集体制作,有的是家委会组织所有家庭一起制作。准备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还能为每个家庭带来愉快的亲子时光。
校园是一个大平台,我们美术学科可以借力学校的阵地去发现和体验更多的作品展示方式,生成学生独特的艺术创作思维,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在这个大平台里学生体验的机会多了,展示的机会多了,回到课堂中来,他们只会更加热爱这门课程,更加投入到这门课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