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四川传媒学院
舞蹈编排需要专业的编排设计,无论是背景音乐和肢体动作,每一个细节的完美配合,才更能体现一个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意境,从而将舞蹈者的思想表达和传播给观众,观众从中享受到人体结合艺术表现的美感。除了需要确定题材、主题动作外,队形的变化也是舞蹈编排的重点,民族民间舞和流行舞在舞种属性、题材选择、主题动作确定上的差异决定其队形变化上也会有差异,本文着重对比两类舞蹈在队形编排上的异同,为新时代舞蹈创作提供灵感,繁荣新时期舞蹈创作。
一、编排思想的主导不同,队形编排的流动性不同
流行舞的编排思想主要是以故事为主线,或者是以西方现代的思想为主导的。而中国民族民间舞主要讴歌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传承民族文化,所以是一种展示自娱自乐和不同民族风情的舞蹈。由于这样的编排思想的差异,所以在队形编排的流动性上是极其不同的。流行舞不像民族民间舞那样注重队形的流动性。我们在民族民间舞编排的时候,往往会数“12345678”或“一哒二哒……”这样的节奏,可能四拍一换动作,八拍一个流动,也可能通过慢节奏的队形变化来拟物,展示河流的缓慢流动,也可能常用“双龙戏珠”这样来烘托气势,还可能是大横排、大斜排的流动来丰富舞蹈,而流行舞在队形流动性上不会有这么多固定化、程式化的要求,不会像民族民间舞,尤其是群舞的编排上去重视这种多样性。由于节奏的短而碎,导致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可归纳总结的流动性。【1】
二、 编排主题的不同,队形设计的重点不同
流行舞的编排主题随意、随性,多以影视作品的段落为主题。在队形设计上并不像民族民间舞那样丰富。多人群舞重点突出整齐度,以至于有齐舞这么一说,而小群舞里的队形则注重展示个体技巧水平,通过重置景道具和变换服装颜色或样式来“吸睛”,故由于其编排的思路和主题没有相对标准的答案,其往往根据剧情需要、重心转换来进行突出主角式、有集中“炸”点的队形设计。而民族民间舞的编排主题,相对流行舞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里的局限性主要指的是思维上的局限性。因为在国内,民族民间舞的编舞遵循一套完整的技法体系,如在群舞编排中,动作设计中,我们要注重队形的基本结构和运用,如需要点、面、线结合等。同时在民族民间舞里,“圈舞”、“圆舞”的运用是最为常见的队形设计之一,因为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在重大节日都会围成圆圈跳舞,如傣族的泼水节跳象脚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羌族的“瓦尔俄足”等等。我们在民族民间舞的队形设计上,特别是舞台艺术中,不敢脱离于这种思维框架,队形设计的重点就在于遵循编舞技法,突出舞蹈的结构完整性,而流行舞的编舞队形设计核心在于整齐、出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