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字迹潦草,墨迹斑斑的作文卷竟获第二名

  • 作者: 读书文摘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268
  • 傅国涌

      民国年间,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当年许多成功的中学,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抗战前后的重庆南开中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鲜活的先例。

      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945年,抗战胜利的那个秋天,南开中学举行作文比赛,题目是“论述南开精神”。一位高一学生突然想到南开精神就是“五四”精神,“允公”就是“民主”,“允能”就是“科学”,“日新月异”就是破旧立新。他“越想越激动,字迹潦草,墨迹斑斑,卷面肮脏”,结果竟获得了第二名。一丝不苟的喻传鉴主任亲自找他谈话,“你知道你写得这样乱为什么还得第二名吗?”“就因为你论述南开精神有独到之处……可见你肯于思索,有头脑……现在的中国就是需要民主、需要科学啊!”

      这不仅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例子,也是无时不在实行公民教育的证据。

      作为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允许自由讨论。学校里并排张贴着《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学生可以对照着看。高年级学生经常对各种思想观点展开讨论。

      1943年1月,这些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在每周的周会上,学校经常会邀请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孔祥熙、何应钦、陈立夫、孙科、翁文灏、王芸生、王云五、胡政之、老舍、曹禺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在其中。endprint

      本文标题:字迹潦草,墨迹斑斑的作文卷竟获第二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7092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