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清朝皇帝究竟有多爱吃猪肉?

  • 作者: 读书文摘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161
  • 李舒

      乾隆四十七年,这一年,四库全书修撰完毕;这一年,十五阿哥颙琰的第二个儿子在撷芳殿出生,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皱巴巴的小婴儿,将成为大清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

      这一年,乾隆71岁。这位71岁的老人,仍然在除夕夜兴致勃勃地举办了御宴。所用的食材单如下:

      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

      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3只,关东鹅5只,野鸡6只,鱼20斤。

      羊肉20斤,鹿肉15斤,鹿尾4个。

      可以想到的只有四个字:猪肉开会。

      清朝皇帝究竟有多爱吃猪肉呢?猪肉不仅出现在日常饮食和宫廷饭局上,也出现在皇家祭祀里。清代皇室的祭祀是萨满教,仪式当中少不了的是煮神猪环节。据说,被选中的神猪要全身黑色,膘肉肥厚—— 这样幸运 (好像很难评价是不是幸运) 的猪猪才能成為每年唯一活着走进紫禁城的猪猪。宰杀之后的猪猪,要“去其皮,按节解开”,然后,嗖的一下,它被扔进了坤宁宫中的一口大锅。是的,我没说错,是坤宁宫。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宫殿,不仅见证了崇祯皇帝的周皇后自杀,也见证了康熙、同治、光绪、宣统皇帝的婚礼,而更多时候,这座宫殿要见证的是猪猪的烹饪过程。

      烹饪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在纯净水里煮,煮好后分切在碗里,皇帝先带头象征性地吃肉,而后钦点各位王公大臣,后宫嫔妃。

      不是跑马的汉子吗?大草原的英雄,难道不应该吃牛羊肉吗?直到翻阅资料,在 《后汉书》 找到这样一条:“挹娄……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

      挹娄,就是满族人的祖先。

      再想一想满族人的故乡东北,逻辑一下子通顺了。

      东北自古是苦寒之地,汉族人只敢在辽宁一带生活,因为往北就太冷了,且种不了庄稼。而在众多牲口里,大概只有脂肪厚的猪猪,才能抗住东北的天气。

      东北菜里面的硬菜,几乎都是猪身上的:锅包肉、熘肉段、熘肝尖、烀猪爪子、大肘子、猪肉炖粉条、排骨炖豆角、酸菜大骨、血肠白肉、葱爆拆骨肉、尖椒护心肉、猪皮冻,猪头肉拍黄瓜……

      也许,寒冷的冬夜里,只有脂肪在高温下散发的嘎嘎的香味,才能抵御严寒。

      没毛病。

      不过,这份象征着皇帝的荣宠的猪肉,并不是那么好吃。因为食材再好的猪猪,不放调料,实在是难以入口的。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智慧。首先,最常吃到肉的乾清宫当差侍卫想出了一个办法,偷偷准备一种草纸,这可不是普通的草纸,也不是用于更衣如厕的草纸,它在酱油里足足浸泡了一天一夜,充满了酱香。把这张草纸带在身上,吃的时候拿出来,浸在肉汤里,将肉浸在肉汤里吃。

      久而久之,有太监琢磨出了生财之道,暗中在袖子里藏好了酱油草纸或者盐水米纸,送福肉的时候,哪位大臣给了小费,就悄悄把佐料纸递给他。可不要小看这一笔进账,要知道,在乾隆朝,这样的祭祀,一个月就要有两次,那么多大臣,感觉真的可以挣好多零花钱!

      (选自《看天下》2018年第5期)

      本文标题:清朝皇帝究竟有多爱吃猪肉?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7306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