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文人撒娇的下场

  • 作者: 百家讲坛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844
  • 王芳芳

      那年孟浩然作为一名社会闲散人员,跑到王维的办公室聊天,不料撞上皇帝来视察,情急之下躲到了椅子下面。又没练过缩骨功或者东洋忍术,当然藏不住啦。皇帝问:这是谁呀?王维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说:是孟浩然。

      原来是著名的大诗人,把你的诗给我念一些吧。皇帝很高兴,因为唐朝时候从皇帝到平民,大家都很热爱文学与音乐。孟浩然就从椅子下面钻出来,不顾发辔上沾着灰尘,把自己得意的诗作一首首念将起来。他有没打结巴我们不清楚,但心情可想而知是比较激动的。

      然而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时,皇帝喊“CUT(停)”!大家偷眼一看,哎呀,皇上脸色很难看,“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意思是说你自己不想当官,我又没说不要你,干吗把账推到我头上?说完皇帝就拂袖而去了。

      在唐朝,诗人们想当官并不难,比如王维,打扮得漂漂亮亮,跑到公主面前念了几句诗,弹了一曲琵琶,就被公主推荐给皇帝哥哥了。李白也在40多岁时好歹混了个翰林院供奉的闲差事,可是老孟就始终办不成。

      不是诗不好,孟浩然的诗史称“超然独妙”,初人京华,宴席上随便两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就把满座诗人都震住了;更不是运气差,有机会跑到皇帝面前献诗的能有几个?

      问题就出在古代文人有个“隐与仕”的概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际上就是在当官与不当官中间找一种心理平衡。有牢骚,跑去归隐——那时候名山大川又不收门票。

      大家都干这种事,偏偏孟浩然面对皇帝太紧张,一失口把牢骚话也说出来了,最后只得去当真的隐士。

      平常女孩子谈恋爱时如果在意对方却又爱面子,就会撒娇赌气、使小性子,比如林妹妹。但文人也来这套,就很容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可问题是撒娇乃中国文人之天性,连文武双全的辛弃疾都写过“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的怨妇诗。

      所以娇不是不能撒,而是要撒得恰到好处,撒出美感,才会成效非凡。比如谢安,派头十足地游山玩水,任凭朝廷千呼万唤就是不理。直到大家急了,把谢安当官的问题,提升到关系天下百姓生存的高度,他才踱了出来。

      老孟不懂这道理还乱说话,当然就吃亏了。这件事还有个教训就是,写文章的人不要乱写,否则每句话都可能作为里堂证供,有一天让你泪流满面。

      本文标题:文人撒娇的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9454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