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孔门弟子为何就业率高

  • 作者: 百家讲坛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574
  • 郑连根

      每年的毕业季,就业形势都会成为全社会极为关心的话题。想当年,孔子弟子三千,那些孔门弟子是不是也为“就业问题”发过愁呢?

      没有。因为孔子办学,教学内容很广泛。

      孔子教授著名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六种本事在当时很受就业市场的欢迎。“礼”是指周礼,是周代贵族在不同場合所应展现出的威仪及各种日常行为规范,学成后可以担任礼仪方面的官员;“乐”不光包括音乐,还涵盖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学成后可以在文化圈任职,“射”指射箭,这是当时贵族阶层的时尚运动,相当于如今的高尔夫或拉力赛,学成后当个职业选手或教练不成问题;“御”是指驾车技术,学这个相当于现代人去考驾照,出来自然能当司机;“书”是指书写,涵盖识字、阅读等内容,是文秘工作者必修课程;“数”是指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包括怎么记账、怎么丈量土地等,各诸侯国发展经济都离不了。

      可以说,孔子的私学就是春秋末期最有名的综合性大学。春秋时代,虽然讲门第、讲出身,但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会受到重视的。经过名校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有过硬的本领在身,毕业生在任何时候都会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宠儿。

      孔子弟子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各诸侯国都愿意聘用孔门弟子,而后依据他们的特长提供合适的岗位。孔子的弟子公西华很有外交才华,鲁国就委任他为大使,出使齐国;子贡能言善辩,也曾出使各国,对春秋末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子路、再有更成了鲁国执政官的家宰,协助其处理鲁国政事,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特别助理……其余各地方想聘请孔子的学生去做县长、市长的就更多了。子游就做过武城宰;鲁国执政官还想聘请闵子骞做费宰,却遭到了闵子骞的拒绝——请去做高官都不干,可见孔子高徒的吃香程度。

      对于自己学生的能力,孔子也很自信。他表扬高徒冉雍,说“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贤能而有德行的冉雍完全可以做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了。而这个冉雍原本只是个“贫二代”。可见,很多平民子弟通过跟孔子学习,确实德才兼备,堪当大任。

      司马迁写史书,饱含深情地赞扬了孔氏综合大学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写完之后,可能感觉还不过瘾,又专门为孔子的学生作传,一一记录了孔氏大学毕业生的先进事迹。他记述道: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孔门弟子在毕业后有人从政,当上了高官;有人经商,发了大财;有人治学,成了闻名各诸侯国的大学者乃至帝王师……

      正因为培养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弟子,孔子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对比孔子的教育方法,今天那些关于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讨论似乎都是在隔靴搔痒。如果学生在校时,学校沿袭陈旧的教育理念,无法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又怎么好意思要求应届生的就业率必须达到某个数字呢?

      编辑/葡萄

      本文标题:孔门弟子为何就业率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9688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