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 作者: 百家讲坛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542
  • 李开周

      宋仁宗在位时,王安石才二十多岁,已经名满天下,不但宋朝人知道他,连北方的辽国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

      有年冬天,宋仁宗派王安石出境,去给辽国君主拜年,顺便让辽国人见识见识这位青年才俊。这可是皇帝特派的差事,路费、车马、随从肯定由朝廷安排,到了辽国,见到辽国皇帝,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辽主和辽太后还会打赏一笔巨款呢!如此肥差,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但是,王安石竟然拒绝了,对仁宗说:“微臣还年轻,资历不够,您派别人去吧。”

      还有一年春天,仁宗又派王安石去给辽国太后祝寿,并提前承诺,只要他顺利办完这趟差事,回来就能升官,另外再奖励一笔钱。结果王安石又拒绝了,理由是“父母在,不遠游”。

      王安石才气大,脾气也大,性情很古怪,个性相当强,他不愿出国不足为奇。问题是,苏东坡和苏辙也不愿出国。

      宋哲宗在位时,太皇太后派苏东坡去辽国拜寿,苏东坡回奏道:“微臣体弱多病,最怕出远门,请太后体谅,另请高明。”太皇太后没办法,改派苏辙,结果把苏辙吓得不轻,连连叫苦:“我从少年时代就患上肺病,受不得寒冷,辽国气温那么低,我怎么敢去呢?”不过苏辙最后没有拗过太皇太后。

      1089年,苏辙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担任辽国生辰使,带着几十位随从和朝廷送给辽国君主的生日礼物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出发的时候是十月,回国时已经到了第二年春天,等于在辽国待了整整一个冬天,差点儿冻死。

      苏辙之所以不愿去辽国,首先是气候原因。辽国位于北方,纬度高,植被少,遍地风沙,是苦寒之地,宋朝人住不习惯。其次,当时交通落后,途中极其耗时间。苏辙有诗:“千里使胡须百日,誓将中子治书囊。”从宋朝边境到辽国首都有1000里路程,要走一百多天。再次,宋、辽两国虽然和平相处了一百多年,但仍算敌对国家,边境上小规模的战役始终不断,这边的使臣到了那边,万一碰巧遇上两国开打,使臣不是被监禁就是被砍头,想回家乡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话说回来,君有命,不敢辞。在北宋时期,受命出使辽国的大臣也不少,包拯、欧阳修、沈括、黄庭坚的岳父的老师陈襄都奉命去过辽国,回国后还写了一本《使辽语录》,向皇帝详细报告了一路上的见闻。

      而这些使臣要么特别有文采,要么特别有口才,要么长得很帅,否则不足以彰显大宋风采,只能丢人现眼。

      本文标题: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9995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