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刺客汪精卫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7640
  • ◎ 陈述

      刺客汪精卫

      ◎ 陈述

      摄政王载沣曾被暗杀过,刺客就是大名鼎鼎的汪精卫。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但是革命屡屡受挫。在绝望的情绪下,许多人认为暗杀清廷的实力派官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于是汪精卫等人到了京城,开了一家“守真照相馆”。照相馆有暗室,方便制作炸弹,化学气味也不容易引人注意。

      经过勘察,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成为最佳爆破地点。载沣每天上朝必经过这里,而且这里三面环水,小石桥旁的大树很粗,树旁还有一座荒废的道观,适合刺客们隐藏,也非常僻静。地点选好了,刺客们加紧落实刺杀计划,黄复生和喻培伦负责埋炸弹,汪精卫负责引爆,陈璧君负责通风报信。

      1910年4月2日凌晨,汪精卫一行正热火朝天地埋炸弹,突然发现有人在桥上窥探,随后还叫来了警察和宪兵。一起惊天大案就这样败露了。

      可笑的是,窥探者不是便衣警察。一种说法是:有一个准备捉奸的车夫,因为老婆三天没回家,黑灯瞎火地正四处找人,看到桥下的黄复生抱着铁罐子,以为他抱着自己的老婆。另一种说法是:一个路人提着灯笼来到桥边解手,看到桥下人影绰绰,以为是匪徒正在掩埋赃物,所以叫来警察。

      刺杀没成功,喻培伦和陈璧君返回日本,继续筹款买炸药。汪精卫和黄复生两人继续留守,结果很快被警察逮捕。

      此时正是清末法治改革的第八年。对这个案子,监察御史胡思敬力主施以极刑,而肃亲王善耆、皇家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北京内城巡警厅长章宗祥力主不杀。这些人认为革命党不止汪精卫和黄复生,若来一个就杀一个,根本杀不完,何况朝廷正在推行宪政。最后载沣批示,这两个谋杀自己的小伙子不知政府在进步,“燥急过甚,致陷不轨之诛”,以后会知道错的。汪精卫和黄复生因此保住了小命。(摘自《晚清80后》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标题:刺客汪精卫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3361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