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房子越换越好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9759
  • ◎ 欧成效

      房子越换越好

      ◎ 欧成效

      并不是每一套房子都是保值的。如果你在二线城市,首先,不能在任何人口流出的区域买最差的房。因为这样换房的结果就是最差的房完全没有人要,其价格有可能跌向零。其次,哪怕是同一座城市,比如上海,金山、崇明的“老公房”(老式的公房)表现也要比内环内的“老公房”差,因为换房客的房子总是越换越好。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新增普通外来人口的流向,否则最差的那批房产,其价格将“断崖式”下跌。

      “非学区、沿街、无电梯、六楼的房子大概这辈子也卖不出去了吧?哭……”“六楼的‘老公房’真的那么难卖吗?”一些人认为六楼是卖不掉的,是绝对没有人要的。六楼的大复式谁会住呢?小老板呀,多爬几层楼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人问:“在一个很普通的工薪族小区,特大的户型卖给谁呢?”事实上,250平方米的六房户型照样很好销。是什么人购买?小老板呀,他们搬迁来沪,一家子全都来了,小舅子、大姨子全都在店里帮忙。平民级大户型自有其市场,只不过你不了解这群人罢了。

      还有一个被贬得一文不值的物业类型——“老大楼”。在不少人眼里,20世纪90年代的蝶式“老大楼”最多只能卖40%的价钱。旁边板式新房八万元,“老大楼”三万元都不值。事实是这样的吗?上海人最初都居住在极小的户型中,15平方米的房间住四五口人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在90年代,“老大楼”的出现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表。在单位里面,用“老公房”升级成“老大楼”,那是要论级别的。所以,“老大楼”在上海人的心目中绝对不是什么贬义词。外籍人士也不在乎“老大楼”的缺点,外销房几乎全部是蝶式结构。直到2015年,香港籍的开发商造的一手房仍有不少是蝶式结构的,他们照样卖得很贵。

      (摘自《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文标题:房子越换越好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3503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