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诗歌翻译整体性的把握

  • 作者: 山东青年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079
  • 王凌波 王晓利

      摘要:

      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除了从选词用句和意境上可以对其进行鉴赏与分析以外,形式和整首诗歌的翻译风格也要很好的对其进行把握。很多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开头与结尾、个别选词与整体选词,前后形式上的差别等都会对诗歌的整体翻译风格造成影响。为了更好的让读者理解诗歌翻译整体风格的体现,本文以When You Are Old 为的四个汉译本(分别为飞白、傅浩、袁可嘉和冰心的汉译本)为例,对诗歌翻译的形式和整体风格进行批评与鉴赏。

      关键词:翻译风格;整体性;批评与鉴赏

      一、引言

      When You Are Old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代表作之一。他用简单的词句表达了对自己倾慕之人—茅德·冈的炽热情感。因为这首诗整齐的格律与真挚的感情,所以在我国广为流传,自然汉译版本也有很多,其中袁可嘉先生的版本流传最广,也被许多人称为是较佳的版本。诗歌的翻译除了形式的翻译上需要注意,在整体风格上也需要把握整体性,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更好的贴近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不会因为译者翻译的跳脱而在欣赏时造成情绪的中断。我们在翻译时往往只在乎原文与译文词语或者形式上的对应而忽略了译文与原文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读者整体的认知感受。在分析语鉴赏译文时,许多人更倾向于某些词语,句子或者一些翻译单位的翻译内容是否对等,而忽视了原文与译文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读者整体的认知感受。所以在分析译文时,本文不但要从词句的忠实入手,更要着重分析译文的整体性。

      二、原作赏析

      這首诗是叶芝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之一。诗歌原文的辞藻并不华丽,可以说是十分的朴实,但是其中的所蕴含的感情却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从题目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心爱之人爱的决心,哪怕是无情时间的流逝也无法阻挡。词句的简单不代表这首诗歌不“精致”。从原文来看,When You Are Old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韵律上来讲都可以说是一部佳作。在写作形式上,整首诗形式整齐,分为三段,每段又分为四个单独的小句。先从对自己所爱之人年老景象的描写,到自己真挚感情的不变,再到最后诗人的爱得到升华。不论是文字形式还是感情的流露,都十分“整齐”;最后在韵律上,虽然诗歌短小,段落也不多,但是每一段都压着abba,cddc,effe的尾韵。所以整首诗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度的剖析。

      三、译文的赏析与对比

      因为原诗就是佳作,所以译本也就各具特色。本文选取了四个译本来对比分析在诗歌翻译时,诗歌翻译整体性的重要性。它不仅仅要求词句的对等和形式,还要兼顾在翻译完成时,整体译文风格的前后一致性。

      译文一:

      《当你老了》— 冰心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译文二:

      《当你年老时》— 傅浩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译文三:

      《当你老了》— 袁可嘉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译文四:

      《当你老了》—飞白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译文一是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所翻译的,也是许多人比较喜爱的一个版本。因为这首诗本就是写给叶芝心爱的女性的一首情诗,所以冰心先生在翻译时也无不透露出来自女性翻译家独有的细腻情感。但是从整首诗的翻译看下来,冰心先生的翻译也是浅显易懂,并没有许多华丽的辞藻,更像是一种娓娓道来的诉说。比如最后一段的第一句的一个词组“bending down”,许多人将它翻译成“佝偻着”、“蜷缩在”等等,但是冰心先生将其翻译成“弯下腰”,不但做到了忠实原文,也符合她整首诗歌的翻译用词风格。还有“睡意沉沉”,“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片影”这些贯穿整首译文的词语,都是简单而不失女性的优美。所以通篇读下来,读者还是能很好的融入到整首诗当中,体会到女性译者独有的美。

      译文二是一位比较年轻的翻译家傅浩的译作。傅浩本身就对叶芝颇有研究,从文献的贡献量来看,傅浩有许多有关叶芝的文献发表和专著出版。而且其本人翻译也是十分有研究。从题目的翻译上来看,傅浩并没有将其像其他译本一样译成《当你老了》,而是译成“当你年老时”。从题目上看可以体会出整首诗的基调应该是比较中规中矩,所以在译文的开头,作者将“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翻译的十分具有文言气息,“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从第一小节来看,也都是这种简洁明了的风格。但是从第二小节开始,译者的译文又变成了字段字数相同而完整,对仗工整的句子。单独来看语句流畅,翻译的也十分忠实且优美。但是整篇通读起来,第二小节还是会有些跳脱节奏。而且从整首诗歌的节奏来看也不会很符合这首情诗低沉叙述的风格。所以单从诗歌翻译整体性来看,傅浩的译文还是有待进一步揣摩。

      译文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译文是由著名翻译家袁可嘉翻译的。而且据说也是歌曲《当你老了》的原词选择,可谓是“传唱度”最高的译文了。既然称为诗歌,那么即写诗可为歌。无论是英文诗歌还是中文詩歌,许多都是可以谱成曲子来唱的。袁可嘉的译本用词也是十分通俗化,例如“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其中“美丽”“青春”等都是很常见的表达词语,其并没有用“倾国倾城”等来代替“美丽”,用“生机活力”来描绘“青春”。追求简练,自然,质朴却依然很好的传递了作者的感情。而整首译文的格调也符合叶芝那委婉诉说的语调。

      译文四是著名翻译家飞白的译作。整首诗歌的选词十分优美考究,个人认为是最符合诗歌翻译的一篇代表作。虽然其流传度不如袁可嘉和冰心的译本,但是其独有的风格让人十分难忘。例如第一节里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我们知道这是形容作者心爱之人双眸的语句,其他的译本有译成“昔日浓重的阴影”的,还有译成“神采与深幽的晕影”但是不论哪种,都没有既反映出光与影的灵动,有能体现出眼波的深邃。飞白的译文在这一点上就体现的十分全面,“光芒”与“青幽”,“晕影”的深邃,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全是的最后一句“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译者将“crowd of stars”译成“密密星群”,很好的利用了中文中叠词的强调感。还有将“his face”译成“赧颜”不但将原文译出,还把作者其中的感情也译出,那种羞涩的感觉跃然纸上。而且从译文整体上来看,整首诗译者从词句中体现的风格整体性也很强,让读者也会有很好的代入,并欣赏。

      四、结语

      从对原文和以上四个译本进行赏析之后,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对于诗歌的鉴赏是不能单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肯定与否定的。但是作为一首完整的诗歌,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存在,如果不能从翻译上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与风格,那么在翻译诗歌就会存在瑕疵。所以,在诗歌翻译中,我们不但要专注于诗歌的选词用句,更应该注重诗歌的整体风格,绝不能是去连贯性与整体性,这样诗歌在传达感情的功能上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彭长江, 顾延龄.译海探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英雪.《〈当你老了〉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 析》[J].《高校社科动态》,2012(06):37-42

      [3]黄曙光.从 “格式塔 ”整体性原理看古诗《天净沙·秋思 》的翻译[J]. 山西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61-63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本文标题:诗歌翻译整体性的把握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8474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