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彩
摘 要: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带来新的挑战,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搭建了学生工作“五进”公寓平台,提出党建进公寓把好政治关、团建进公寓以学生为本,增强主体获得;辅导员进公寓增强话语主导;文化建设进公寓育人塑魂,引领校园新风尚;易班建设进公寓资源整合,打造学生自我管理新范式。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工作“五进”公寓;实践
引言
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管理工作无疑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刘金方,2010)[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职能来配置组织资源和活动,进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地过程。自我管理,就是个人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陈光军(2008)[2]指出自我管理是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调控、自我激励,从而达成目标的心理过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自我管理的内涵首先应植根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管理学和心理学,本文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学校的主环境下,大学生在遵循学校管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学校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等实现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目标的动态过程[3]。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现实困难
第一,忽视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特设环境,即学校的主环境。把学生自我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辅导员和学校干预和监督薄弱,制度约束力度欠缺。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将学生视为学校管理者中的一员,而是将学生从被动管理向能动地接受学校管理的一种实践行为。
第二,学生自我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思想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使命就是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应被分权,否则就混淆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界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4]。管理是一种手段、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5]。
第三,学生自我管理缺乏专业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不强、效果好不好,与辅导员有重要关系。学生自我管理需要辅导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等的指引、策划,又要有跟踪与监督,还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纠正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导学生改善自我管理方法。
第四,学生自我管理措施单一。单纯依靠班干部对学生的管理或者是班干部代替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管理,给学生自我管理带来局限性。辅导员要在班级党团建设上下功夫,抓学生党员和班团骨干,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班团组织管理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三、学生工作“五进”公寓建设实践
学生工作“五进”公寓以立德树人为根目任务,以“党建进公寓、团建进公寓、辅导员进公寓、文化建设进公寓、易班建设进公寓”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主体获得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党建进公寓把好政治关。
从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上看,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一个群体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人格品质,一种为适应社会发展开发自身的心理品质[6]。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把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思想、价值、行为全面引领。通过实行党员联系宿舍、党员挂牌、入党积极分子积分、优秀党员评选等,围绕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开展教育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影响一片。
(二)团建进公寓,以学生为本,增强主体获得。
尊重大学生群体的时代个性和主体地位,以开放的姿态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自觉地把它纳入自我价值的组成部分,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断修正发展轨迹,使自我与社会更有机融合。以公寓为团组织,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团小组,开展为学校建阵地、树榜样,为大家办实事、做贡献,为自己定方向、求发展,强化优秀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特色团小组评选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通过建立伙管委员会、宿舍管委会等学生权益组织,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其主体获得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创新创造、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辅导员进公寓,增强话语主导。
辅导员进公寓后,不仅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现场指导,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成效的监督和检验,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中的一些错位认知和行为,并进行答疑解惑。辅导员利用心理驿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向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确保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够进行自我认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辅导员素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四)文化创境,育人塑魂,引领校园新风尚。
对学生公寓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改造,为学生创设高雅、方便、安静的学习、休息空间,在公寓大厅、走廊等公共区域制作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海报、展报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公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推进“三大文化”进公寓。通过宣传新公民道德、国情省情校情、先进典型事迹,进行文化氛围营造、典型引路。通过开展宿舍品牌文化建设等,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践,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完善文明宿舍建设规范、大学生行为规范等,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效性。
(五)易班融汇,资源整合,打造学生自我管理新范式。
互联网时代,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对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易班建设从学生特点出发,着力打造“互联网+学生工作”线上“主阵地”和线下“好帮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优化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以激励机制凝心聚力,提升素养,将队伍带起来。通过将教育理念融入网络文化产品,传播正能量,奏唱主旋律,不断进行显性教育;积极融入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塑造教育特色品牌,实现教育内容的软传播,适时进行隐性教育,为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过程中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在接受管理中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也体现了不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与同一性。因此,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探索、创建和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有特色、有实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金方.现代管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05.
[2]陈光军.关注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44-246.
[3]王益明,金瑜.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04):453-456+464.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5]占茂華.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析[J].学术探索,2015(07):139-142.
[6]刘召芳,郭金明,王伟.如何在和谐校园构建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求实,2008(S1):213-214.
2020年陕西省高校防疫心理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后疫情大学生心理危机焦虑特征与协同干预:基于压力和心理弹性研究。课题号:2020SY041。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杏林育英”公寓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