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瑜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员工的思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波动。本文从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波动的四种原因着手,提出了立足实际,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改进思想工作方法,关注新员工的培养,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建筑企业;职工;思想政治
国有建筑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为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给员工思想带来的巨大波动,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建筑企业逐步加强重视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使员工整体思想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当前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员工思想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四点。
一、现阶段影响企业员工思想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信息对企业员工思想意识产生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国企员工流动性变大,影响了内部凝聚力和号召力。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对国企员工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加深远。互联网平台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思想观念对国企员工的思想及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层面影响更大。尤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图片、视频等,对国企员工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邪教、敌对势力等利用网络手段腐蚀我们,国企党建工作以及员工思想政治水平提高面临严峻挑战。
(二)机构调整引起职工思想波动
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国有企业进行过多次关停并转,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职工思想情绪的波动。
以我公司最近发生的资质划转、机构调整为例,部分岗位配置及福利待遇相应发生了些变动,引起部分职工思想发生波动及负面情绪。机关人员未定岗定薪,除中干以上其他一般员工酬劳不对等,还吃大锅饭,这势必影响部分工作任务较繁重员工工作积极性。现阶段业务自主承接能力较弱,自主投标、中标的工程规模小,合同总额偏低。目前公司管理项目,几乎同时处于完工阶段,完工后部分项目人员将处于闲置状态。无项目可做,势必影响员工收入及情绪,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就开始作下一步打算,陆续离职,造成项目技術人才流失。
机构重组后,办事程序、相应标准、个人办事习惯不同,人与人之间,上下级对应部门间,存在一种排他情绪,新的衔接与沟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工作上还没有形成默契。遇到事情开始“打太极”,造成问题处理不及时,甚至搁置。这种情况,仅靠做思想工作很难解决问题。
(三)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是经济组织,其核心工作是追求经济效益。当企业业务饱和,经济效益好,职工收入高,职工队伍会相对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可有的放矢,就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一旦企业业务下滑,企业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不稳定,企业职工思想就会波动甚至产生跳槽的想法,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四)不良社会风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阻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代青年,他们基本没有接受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系统教育。因此追求享乐的人生观非常浓厚,甚至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造成极大障碍。
二、对国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几点建议
(一)立足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谈理论、浮于表面,应立足实际、贴近员工生活和基本要求,通过全面调查分析研究来准确把握当前员工基本职业思想动向,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需求是生存和安全。若基本养家糊口都未得到满足,根本谈不上理想追求。我们应让职工明白:企业是职工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职工才能获得良好生存条件。企业犹如一个大家庭,必须建立一种社会主义道德观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共赢共富。
同时,企业是国家经济体系中一个细胞,应承担社会责任,应为国家复兴作贡献。职工应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只有国家富强了,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富裕。
当然,光靠讲大道理也不行,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关心职工疾苦,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的困难。使其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对企业产生强烈的信任及归属感。这样他们才会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自觉改变人生观、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
企业所处社会和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人力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不同生活环境及层次人员进入企业,职工思想观念呈多元化趋势。既有过去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形成的大锅饭思想,也有追求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思想。这势必影响企业发展,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立足长远、立足全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就员工思想现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具体而言,要以先进思想来武装职工,组织员工积极开展各形式的理论学习。加强理想及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怀,以荣辱观为主题进行宣传教育,将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整个国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党的理论成果全面灌输到职工及基层一线。
应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人本理念,不断提高和优化创新员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及操作技能教育模式,营造尊重人才、知识及创新思政教育氛围,弘扬精神、广开渠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
(三)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信息爆炸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数据纷繁复杂,员工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善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信息,向员工传递正能量。同时应鼓励员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和技术,向每个员工传递企业文化信息及发展动态,增加对企业文化认知、认可及信奉度,以此来提高国企凝聚力及号召力。实践中,应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进与员工沟通和交流,以免思政教育工作只浮于表面。
(四)特别关注新员工培养
建筑企业是高劳动强度企业,青年员工必将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密切关注青年员工的诉求,创造适应他们个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变革与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保持活力,不断发展。
(五)坚持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应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文化”,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巨大作用。但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西方,其理论是以西方先进生产力、经营理念和员工素质为背景和研究对象。将这种理论移植到我国企业,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使这种管理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产生跨文化问题。如何建设我国企业文化,有一个适应过程,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企业一项传统优势,它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拥有政策、人心、方法等,这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合作平台。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目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这种彼此融合,对于两者而言是一种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融合的“相对优势”,即融合整体相对于单个个体所具有的优势。而兩者融合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克服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有利于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优势。
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把握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保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而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范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改进和加强的有效途径。二者的融合对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保持国有企业经济、政治、文化属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准,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思想和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然成为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科学的企业管理工作,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客观、高度的同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引下,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思想上教育、感情上投入和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观念文化环境的创设,利用共同精神原则和目标凝聚起企业成员,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成员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把整个企业建设成为协作团体,进而形成合力,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并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三、结语
国有企业如果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那么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模式就应进行创新、改进,紧密结合企业特点和员工的思想动态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针对性采取措施转变职工心态和思想,又要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必将在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中,结出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晓燕.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1):34.
[2]孙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以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3]周九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4(4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