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8959
  • 魏娜,刘子琪

      (天津财经大学 珠江学院,天津 301830)

    一、前言

    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几千年以来缔造了无数的文化瑰宝,而在这些瑰宝当中非遗则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灿烂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目前,非遗越来越被关注,也能够促进我国文化水准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相关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带动了GDP的提升。然而在对于非遗的维护以及传统上面还是出现了很多的不足。近期我国在非遗继承以及推广层面有了很多的成绩,维护效果也非常好,参与方不断增加。一方面,政府机关在主动地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开始加入其中,这些工作的利益也是大家一起来分享。各种“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形式不断出现,这也如同E+方针的实施给予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一样,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有关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创造力,有效地让非遗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从非遗当中衍生出来的利益也成为了大众共有的利益,其价值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二、“非遗”元素在产品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仪式感,因此在商品不断进行革新的时候,仪式感也越来越多地被赋予其中。比如说节庆必备的庆祝商品,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大家对于单一化的、程式化的商品不再满足,更加关注的是怎么体现自己的个性,让其更具有底蕴和内涵,举例说我们会选择在过年的时候做民族图案的美甲,或者更换更具有文化意义的手机屏保。

    (一)“非遗”元素的继承

    现代社会,不少人对于非遗存在很多的误解,觉得它不够新潮,落后于时代,很多技术都是由某位垂垂老矣的匠人掌握,而且他们常常因为这些绝技找不到传承人而焦急,尽管这样的看法不太公正,然而的确是目前存在的一些现象。“非遗”文化凝聚了很多匠人的心血和巧思,因此在将其变成商品设计方案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偏差,或者丢掉一部分内涵。因此在进行传承以及弘扬的时候还是必须有所取舍,进行分辨,不能够一刀切。传承方式目前获得了革新和优化,并且将这些传统符号融合到当代文化里,但是并不是完全复刻,如此导致文化传统的传承属性被覆盖。

      

       图1 “妈祖文化”可旋转茶具设计

      文创商品得到了大众很大的关注和兴趣,有些也融入了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大家最了解的就是故宫出品的相关商品。而其中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创新,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总结和设计可以说正是这种创造力的体现。所以当其为公众所喜欢的时候,也就证明了其价值,这些元素不再是老旧的象征,甚至可以说代表着流行以及新潮炫酷,因此表明大众已然接纳这种创新变革,并且这种接纳程度还在持续加深。

      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出发,就现在的市场情况而言,它转变的历程就是把总结归纳得到的元素附加到平时生活会使用的商品里面,但是由于商品类型非常多元化,所以在进行融合的时候必然存在无法兼容的问题。在传承的的时候不可以完全按照目前已经存在的商品的外形状态、颜色以及材料来使用相关的文化元素,而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商品属性,在开展创新的时候,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的需要来开展,使得公众能够在运用的过程里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非遗”元素的发展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相关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革新,过去更多的是通过静止状态来呈现,现在则通过动态的方式来进行呈现,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把传统纹案、外形设计以及技术和先进的时尚设计整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美学形态。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大众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传统文化熏陶中,因此期望通过更为创新的方式,将传统和现代融合,以满足大众的内心需要,由此革新以及优化手段也就层出不穷了。同时这种融合必须按照发展的自然规律开展,也就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维护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

      第一,节庆商品变化比较多,营销方式也非常丰富,一方面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配合在实体店进行销售;其次,优化具体的实施步骤,这样方可以到达最好的效果,并且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2016年开始,文创行业开始流行起IP,并且这种趋势不断的加剧,乃至于很多跨国企业也开始进行相关商品的开发,并且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这样的商品在全球都有很大的市场,并且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三)天津非遗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在天津地区早期的沿海人民妈祖信仰是对出海安全的心理寄托,随着文化的传播,妈祖信仰不仅仅局限于沿海人对航海安全的寄托,而是全天津人向妈祖求得庇佑寄托。变成在天津,天后宫是当地的旅游名区,人们巧妙的将妈祖文化融入到了日常使用的必需品中,打造成为景区售卖的纪念品。

      对用户的购买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游客人群可分为四类:第一种是首次来旅行地游客,之前都没有过这样的行为,以团体的形式比较多。第二种是旅游异常型,经验丰富,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前来旅游的人有着自己的消费判断力。第三种通常是导游带来的游客。第四种是纯粹的旅游爱好者,他们把旅游当作兴趣爱好,在旅游途中附带的旅游消费对他们来说能够接受。对不同的旅游类型的人群,进行人群分类设计进行研究,定位的旅游产品以第二种游客为重点,来影响第一类游客,再渐渐的将影响辐射范围扩大到第三类和第四类旅游人群。

      在图1的设计中,以海元素表达妈祖文化的渊源,并在设计中以类比的方式排列出蓝色的波像符号,使产品的形式更加华丽。同时借助茶表达了大海茶海的魅力。而妈祖文化中“和平”的含义与茶的“宁静”有着很大的默契。借助妈祖文化之间的共性和茶文化加强连接的设计,无论是从产品的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表达,或产品的使用功能,这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的非母语文化开设的。

    三、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元素的现代设计与创新

    (一)产品设计创新

    有句俗话是“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进行商品规划的时候必须关注到当地的特色、民族的特色,唯有更多的对这些内容进行继承以及宣传方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在开展改良以前,首先必须了解当地的人文特点,并且找出最核心的部分,进行总结,之后通过设计师的巧思将上述内容融合到商品里面。而这个过程里面比较关键的一个点就是必须清楚的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以及风土人情,并且针对上述内容开展详尽的研究和成体系的归纳,由此找出最适合商品规划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非物质文化的思想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一般而言适用方式涵盖下面两个层面:(1)视觉符号的提取;对妈祖像、装饰等等进行研究,对妈祖祭祀当中涉及的各种文案以及文字进行研究,由此总结和归纳出具体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将其融合到商品的规划里。(2)情感符号提取:非遗可以说是历史传承的瑰宝,几千年来百姓创造的珍宝,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石。妈祖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意义非凡。在早期妈祖文化形成时期,是天津市早期沿海人通过向妈祖寻求航海庇佑而产生的。随着发展,它演变成一种保护人民、保护人民免受灾难、拥有美好生活、生育子女等的愿望。例如,寻求和平,寻求儿子,寻求财富,寻求祝福等等。

    (二)非遗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瑞典学者K. Mont曾经这样说过:“Pss可以定义为预先设计的系统,在系统设计中服务、产品以及配套都需要提前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上市后更好的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举例而言,由商品本身属性切入,找到和文化元素切合的点,通过将两者进行融合,找出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里面一定要由多个层面了解顾客的需要以及未来趋势。基于本地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设计是指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开发当地居民定义的服务。我们在进行商品设计的时候不可以单纯的仅仅为了融入元素而融入,必须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前提开展设计,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大众心理需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必须进一步的研究当地非遗的特点,找出其历史演变的趋势和所处环境的风土人气,对有关元素进行归纳和提取,另一面也必须知道当地百姓的实际需要以及内心的状况,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开展具体商品的研发。与此同时还需要掌握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当地的自然状况以及气候状况,另外需要对民间文化开展进一步的发掘,这些内容对于掌握当地人的需求有好处,也只有了解了上述内容才能够设计出符合需求的商品。基于这些非物质文化特征的创新转型和产品服务体系的发展,这样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为当代人服务。

    (三)现代传播设计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社会,继承,多样性,宜居性和地区性等诸多特点。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述特征所致它很难被继承和保护。通过先进的通信设计技术来发扬天津的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媒体设计、如平面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等来进行,拓展传播的范围以及深度。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引领了图像、图片处理技术的革新,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虚拟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我国当代艺术家卢圣忠教授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让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手持式、圆面包娃娃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产生了高度动态、扁平、半抽象的艺术形象。同时把小红人的艺术形式使用到各种现代设计里,不仅仅涉及平面创作,还有行为艺术创作,同时在各种传媒里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凭借先进的设计手法诠释中国的古典艺术以及文化。这种艺术形式革新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为古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例如,在当地方言中哏是指有趣,当地以这个字为元素招募创意,设计师在开展创作的时候把握住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创作,作品所使用的元素以杨柳青年画为主,通过多种创作方式浓缩上述艺术品的精髓,提炼出核心符号,将其融入平面设计的创作里,可以说是非遗文化在现代创意中使用的优秀范例。

      非遗是让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手段,在该地区有着种类繁多的非遗,这些均是该地区百姓最为珍贵的精神瑰宝,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持续优化。目前,设计人员必须进一步的掌握以及了解当地非遗的价值以及意义,由现在实际需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切入,把多种元素使用到当代设计以及革新里面,当前,唯有持续的继承以及弘扬上述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才能够让当地非遗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结语

    由于国家对于非遗的维护以及继承层面的策略不断强化和丰富,该项工作呈现出的态势也非常丰富,而将其融入商品设计里面是相关领域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现在,市场上有关文化商品的开放过多,没有完整详尽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所以,笔者从符号理论的层面切入,规划了相关商品的研发流程,同时改变了过去对于相关产业的界定,依据具体的情况以及消费者的特点制定出多元化的方案,其目标都是达到最佳效果,提炼出其中的核心,并且凭借商品自身的外形、材料、色彩和作用来传递出其中的文化内核。使得消费者能够在使用商品的时候再次回忆起来这些文化的特点、并且进一步领会到其中的涵义。

      天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记载在册的非遗文化就超过八十个。凭借在商品的设计中融合上述文化内容的模式开展探索,将天津区域在该领域的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探索,由此找出最符合实际需求的方案,同时按照实际案例开展探索,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发掘新的、合理的方案,由此促进这个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标题: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1974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