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沈阳工学院,沈阳 113122)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装饰设计专业逐渐发展成为各大设计类院校的热门专业,装饰设计专业人才也随之成为社会各行业所需求的人才。而人们在生活品质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对于装饰设计而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各大设计类院校均开设了装饰设计专业课程,并立足于时代发展实际需求,不断进行教学体制改革,以期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装饰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鉴于装饰设计专业是艺术和设计相融合发展的新兴产物,故而对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高校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其教学体制并不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装饰设计专业人才,还有待与时俱进。鉴于此,在我国的装饰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需重视教学体制改革,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装饰设计教学体制现状入手,围绕装饰设计教学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提出自身几点拙见,供相关人员借鉴。
一、我国装饰设计教学体制现状分析
装饰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目标专业的培养,装饰设计专业设计了多个专业课程,结合目标专业的培养,装饰设计专业设计了多个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装饰图案、专业色彩、设计色彩等,而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室内设计、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等。笔者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在深入调查开设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设置方面,装饰设计教学安排与现有教学体制存在显著的缺陷,学生课题内容偏多,专业知识停滞在表面,长期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务实性,具体表现行为,总结起来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深层次认知,并且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二是学生装饰设计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十分薄弱,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次;三是学生专业作业停留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忽视了装饰设计的合理性、务实性等考察,严重缺乏实践创新能力,仅能够循规蹈矩进行装饰设计;四是鉴于“装饰艺术”概念认知有待提高,外加对“装饰艺术”的理解不尽相同,各大装饰设计院校体制和基础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进而使装饰设计定位和教学内容设置等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各大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现状为具有综合性学科的“装饰艺术设计”,单纯定义为“室内设计”或者侧重室内装饰设计等美化室内环境等领域,故而造成我国当前装饰设计教学体制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我国装饰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我国装饰设计行业的稳健发展。二、装饰设计教学体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装饰设计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当前装饰设计教学体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有待优化、教学内容重点未突出。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融合文献资料研究成果,予以个人语言,简要阐述当前装饰设计教学体制中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一)装饰设计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有待优化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装饰设计专业中,出现了显著的专业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专业课程基础性有待提高,鉴于装饰设计专业与多个学科领域知识密切相关,造成高校课程安排上,较为笼统的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从而造起了课程内容繁杂等一系列问题。如侧重于装饰设计专业相关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在此情况下,装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专业性有待增强。二是大部分高校装饰设计教学课程尚未与时俱进,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匹配度较低,从而导致学生在接受系统的装饰设计学习之后,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无法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仅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偏艺术性设计。在此情况下,装饰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缺乏就业优势,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大部分高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社会,任何领域唯有坚持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装饰设计专业亦是如此,创新作为给装饰设计行业带来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装饰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更是现代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必备素养。但在我国当前装饰设计教育实践中,普遍轻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侧重装饰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模式下仅能够培养一些理论型装饰设计人才,无法为我国装饰设计行业注入新活力,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教学内容重点未突出
大部分高校装饰设计专业中,教学内容重点未突出。具体言之,在部分高校的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倾向于工程、施工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内容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装饰艺术设计相关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存在专业性有待提高、专业知识有待丰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下,装饰设计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进而直接影响到装饰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对于高校而言,学生专业能力的薄弱,加上学生就业率低,会影响到装饰设计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最终会直接影响到装饰设计专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装饰设计专业尚未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如办学特色、办学优势等,反而让装饰设计教学内容脱离学校实际,并没有按照专业就业方向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从而导致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内容难以突出重点,进而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无法明确学习目标,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毫无目的性,一方面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强化,最终影响到高校装饰设计专业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现如今我国高校装饰设计教学体制中,存在装饰设计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有待优化、教学内容重点未突出等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装饰设计专业人才,需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良策,以此促进我国装饰设计专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