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荪,倪冉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36)
一、背景概述
(一)徽州三雕文化
地区或城市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风貌,便要传承其优秀的地域文化基因。徽州传统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而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与石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徽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徽州三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莫不令人叹为观止,且一直以来凭借其丰富的形式内容、深厚的文化内蕴、纯熟的造型语言、精巧的雕刻工艺著称于世。徽州三雕文化资源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传播与践行,相信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思想理论,相信我们可以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为徽州地域文化和徽州三雕的传播探究符合当下社会发展潮流与审美意蕴的路径。(二)徽州三雕保护现状
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环,徽州三雕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乃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三雕传统工艺又后继无人行将消亡,保护与传承现状堪忧。徽州诸多古村落开发成景点,民居改造成民宿,过度开发对徽州古民居破坏较大,作为古民居组成部分的徽州三雕亦受到人为破损和自然风化影响,长期以往不仅丢失了本元的文化底蕴,也会失去原貌建筑的支撑,三雕文化资源消亡厄运难逃。值得庆幸的是国内学者对徽州三雕的研究从未间断,保护方式也有很多,但多涉及影像记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这些传统保护方式虽对徽州三雕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客户端迅速繁荣,人们更依赖于从移动端获取资讯信息。传统保护方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飞快步伐。因此借助数字化技术,将其介入到徽州三雕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之中,以寻求新的途径,提升公众对徽州三雕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播。
图1 “徽州三雕”小程序拓扑架构

图2 “徽州三雕”小程序低保真原型

图3 “徽州三雕”小程序内页

图4 “徽州三雕”小程序界面图标设计分析
(三)移动客户端小程序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弘扬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徽州明清古村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桂冠,多处古民居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曾颁布相关法规并明确指出运用数字化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目前徽州三雕的数字化保护大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大规模数字化开发成本极高且技术实现较难。与此同时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随之而来的“线上教学”“线上办公”及“线上看展”成为新常态,线上业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一类新途径,即移动客户端的小程序(Mini Program,MP)线上展示与交互。相比于传统数字化保护方式,小程序(MP)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开发成本低、无需下载安装;二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更新,足不出户便能掌握动态信息;三是传统文化以小程序的形式呈现,将保护与传播结合起来,受众人群广,成为线上分享信息、即时沟通交流的重要场域。徽州三雕传统文化资源与移动客户端小程序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小程序设计的内容,也促进了徽州三雕文化的传播与实时交互。二、“徽州三雕”小程序(MP)设计实践
目前虽已出现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类的小程序应用,但徽州三雕保护与传播方面的小程序暂未发现,因而徽州三雕小程序(MP)应用存有较大发展空间。笔者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实地考察相关博物馆、古民居以及查阅地方文献等方式,了解徽州三雕的文化内涵、造型样式、艺术特色等,为徽州三雕小程序(MP)的内容开发、界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风格定义。从小程序(MP)拓扑架构、界面设计、色彩应用等方面来设计实践,进行线上展示与交互,搭建公众参与徽州三雕保护与传播的平台。一方面借助丰富的徽州三雕文化资源拓展小程序设计的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参与力。(一)拓扑架构
徽州三雕小程序(MP)旨在对三雕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传播,整体的拓扑架构是先文化渗入后商用推广,注重文化内涵、地域特征。徽州三雕小程序(MP)分为四个模块(图1)。一是“文化模块”,主要以图文形式,概览徽州三雕的历史背景、徽州民俗、新闻动态等内容,并配以图例、视频进行线上展示,在吸引受众的同时提升人们对徽州三雕文化的认知。二是“商城模块”,其中“徽州三雕地图”子模块主要作用在于集成徽州三雕手工门店及展示场馆地理信息,方便用户定位导览。“在线购物”子模块介绍徽州地区商家的三雕工艺品与衍生设计产品,为其推广宣传。“拜师学艺”子模块,主要是徽州三雕各类传承人、手艺人的相关数据资料(这里主要依托各级机构发布的传承人目录及实地信息采集建立动态数据库),方便目标用户学艺或合作交流。三是“创意空间”模块,结合目前流行的数字化保护方式AR增强现实技术(如“AR看”“拍三雕”等),实现用户的虚拟体验。四是“我的”模块,主要是个人基础功能,如注册登录、购物订单等并实时发布徽州三雕相关信息。在“徽州三雕”小程序(MP)页面拓扑架构中模块与模块间的框架结构合理清晰,同时提供低保真原型图(图2),在小程序设计之初用于讨论和浏览,低保真原型图通过简单的色块和文字互搭呈现小程序的设计雏形以及大致设计流程,确定设计框架和风格特色。内页部分(图3)展示徽州三雕相关动态内容,左上角是信息发布媒体的头像与名称,加载动图用于吸引用户注意,动图下方是新闻标题以及浏览量、点击量等相关数据信息,用户通过图文搭配可准确快速浏览新闻大致内容及热点,布局风格简洁,以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二)界面设计
徽州地区对雕刻精美、内涵丰富的“三雕”文化资源尤为青睐,当地居民常用一些吉祥的纹样符号(如寿字纹、祥云纹、牡丹、回纹及蝙蝠纹等)来表达对家庭美满的希冀与富裕安乐的内心追求。无论高低贵贱、古时现代,人们皆希望平安幸福。这种意义丰富的传统符号通过解构、重组并与数字媒体设计法则相融合,生动地应用在小程序首页图标设计之中(图4)。小程序图标(icon)设计结合木雕、石雕、砖雕造型特点,分别选用荷花纹、回纹以及梅花纹作为原型,从中提取元素解构重组成单色线稿,并配以统一的圆形外框,中间图标表示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界面按钮整体采用扁平化设计,抽取、概括传统纹样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手法,徽州三雕小程序(MP)界面设计完整展示如图5所示。而徽州三雕小程序(MP)移动客户端标志(图6)则采用文字符号设计,并与徽州三雕汉字拼音相结合,中间徽字依据徽州建筑中马头墙造型进行变形设计,整体充满徽州文化特色。小程序的应用载体是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是移动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媒体中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作用重要,依托传统文化、借鉴三雕特色结合数字艺术能展现不凡的设计魅力。(三)色彩应用

图5 “徽州三雕”小程序界面

图6 “徽州三雕”小程序移动端标志

图7 “徽州三雕”小程序颜色设计分析

图8 “徽州三雕”小程序内页颜色
“徽州三雕”题材内容、布局构图受新安画派、徽派版画以及徽戏等技艺的影响,丰富的雕刻样式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中新安画派的绘画法则对其影响最大,同时以“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为基本指导,崇尚“道法自然”的传统美学思想。徽州三雕以其天然的材质和色彩,与徽州建筑的青瓦白墙形成单纯、统一的整体色调。基于此,在“徽州三雕”小程序色彩应用上,主基调色是代表徽州特点的黑白二色,搭配色则选用青、赤、黄三种颜色(图7)。黑、白、青、赤、黄是传统“五正色”的组成颜色,五正色对应五行五方,与徽州三雕造物思想一脉相承,集中应用于小程序色彩设计之中。“我的”页面模块(图8)头像的背景色是青、赤、黄三种颜色的扁平化图形的叠加,传统色彩加上现代设计手法整体协调统一,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小程序以电子产品为载体,和传统纸媒相比灵活性更高,呈现的效果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