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青”字字形与词义探究

  •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5964
  • 李鸿婕

      

      

      

      摘要:“青”属于“五色”之一。本文通过对“青”字小篆以前的字形分析,统计与“青”本义关系密切的“井”、“丹”的字形书写情况,推测“青”字本义。作为颜色词的“青”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梳理“青”字的词义发展,理解感受“青”字背后坚守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青;字形;词义

      中图分类号:Hl3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66-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46

      一、引言

      色彩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中国人重视颜色。许嘉璐先生提到《说文解字》中,收录有253例表示颜色的字、词。传世文献中,对颜色词的描述存在着“五色”、“正色”与“间色”等说法。

      其中“五色”一词出现较多。“五色”一词最早出现《尚书·禹贡》:“徐州,厥贡惟土,五色。”“五色”指哪些颜色?《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指青、赤、黄、白、黑。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一种色系,而特殊的“青”字可表示绿、蓝、黑三色。本文就“青”字的字形变化展开论述,探究“青”字的词义发展过程,感受其文化含义。

      二、字形梳理

      《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何为东方色?何为木生火?桂馥《义证》中认为,东方色指五行正色之一。木生火,青为木色,木能生火,而火色丹,又以丹代火,遂谓生、丹为青。此句意思是:青,代表东方的颜色,木生火,(丹、火都是赤色),所以由生、丹会意。“丹青之信”这句话,是说一定这样。那么“青”是为赤色吗?似乎与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青”相去甚远。许慎《说文》中的解释将五色与五行相联系,过于抽象,也未能很好解释“青”的本义。因此,回溯“青”字更早时期的字形,以更好理解“青”字。

      (一)“青”本义之争

      “青”字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未有发现,其最早的单独字形出现在金文中。分别是(吴方彝)与(墙盘)260。分析字形,两字上部为“生”字的金文。而下方与存在明显的不同。前者中间有一短横,而后者中空,没有多余笔画。下方字形的差别使得“青”字本义阐释上产生了分歧。

      《字源》中收录“青”字解释道:“形声字。从生,井声。本义是草木生长的绿色。”449并认为声符“井”的中空处或加一个小点或短画,这是“井”字的常见异体。??? 与(丹)形近,因此,井讹混作?????? ,原作“井”类化为??? 。

      而《说文解字》中,“青”所收入小篆字形下部与“丹”字形相同。在部首排列时,“青”排于“丹”之后。《说文》解释为“从生丹”。在此影响下,后代学者沿着“从生丹”的解释进一步开拓。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凡远视之明莫若丹,与青黑则昧矣。”丹、青两色分明。《说文解字句读》依《山海经》用例,认为青是丹一类。徐灏《说文解字注笺》“青”字笺:“丹砂,石青之类,凡产在石者皆谓之丹。”从现实生活用例说明青与丹同为矿石一类。章太炎在《小学答问》中认为:“丹为巴越之赤石,青从丹,生声,宜本赤色之名。”这一解释从字形关系上深化,但与实际生活中“青”字所指意义不同。之后,徐朝华先生承袭前人观点,认识到“青”与“丹”颜色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可仅仅依形推义。他认为青字下部为“丹”,像采丹井穴中有丹砂之形。丹砂又称朱砂,是一种矿物颜料。青从丹,本义指一种矿物颜料名。

      至此,“青”字的本义探究争论焦点在于小篆之前字形中“丹”与“井”,其辨析至关重要。

      (二)“丹”——“井”书写之变

      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井”字的字形经历了中间“无点→有点与无点并存”的变化。目前“井”字收入的甲骨文共44个,均为无点。金文字形收入66个,其中,自西周中期出现了中间有点的字形,共有39个。此后的秦简、汉简等战国文字中,“井”字字形存在有点与无点混用的情况。林义光先生《文源》中认为,古作井,或作?????? 。凡古文中空者多注点其中。非必像罋也。

      综上所述可知“,井”字在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就出现了有点与无点混用的情况,并在汉代沿用。楷书从简后,中空无点的“井”字才被确定下来。

      “丹”字的甲骨文字形有7个,其中间均有标注一短横。金文字形6个,均为中部含有一点。

      通过对“井”字与“丹”字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分析可知,金文“井”字与“丹”字就存在讹混的情况。刘钊先生在例举甲骨文到秦汉篆隶的讹混字例时,也举到“井——丹”。金文中,从“丹”字往往从“井”,如弭伯簋“彤”字、墙盘“青”字、静簋“静”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虽将“青”解释为“从生丹”,但其中仍然可见与井的关系。因其编字原则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说文》五下“丹部、青部、井部”相聚为一“群”。“丹”《说文》“象采丹井”。据此“,青”也是以“井“”理相贯”的。我们可以认为,“井”与“丹”字关系密切。

      “青”字的金文字形中既有“无点”的??? ,又有“有点”的?????? ,且“井”字存在有点与无点两可的情况,所以将“青”字下方字形理解为“井”字更为恰当。“青”字字形可以理解为生命从泥土之下的井中生长出来,带有生长、生命的意义。其本义是草木生长期的嫩绿色。徐灏认为“青”的本义为矿石,是从《说文》中“从生丹”的解释出发,对“青”的本义进行推测存在不合理之处。

      战国之后“,青”字的字形仍發生改变。但只多在“井”下方加注“口”形修饰,以示井口之义,如?????? 。篆文字形沿用金文字形,“井”、“丹”因形似而混,因此产生了对“青”的“误解”。至小篆后,其演变主流是“丼”改为“月”形。改为“月”形,可能也是由于存在讹误现象。至此,现今楷书字形为“青”。

      本文标题:“青”字字形与词义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3425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