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莹
(莆田第五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自2017年起,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和总体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夯实中华文明基石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把它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的基本理念中第四点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
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2003 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琴棋书画,曾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琴”就是指“古琴”。古琴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君子之器”,荀子《乐论》中提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礼记·曲礼下》也提到“士无故不撤琴瑟”,古琴蕴含了文人阶层礼贤下士、修身养性的美好品质,也饱含了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而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唯一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器,被古人称为圣人之物、传道之器,极具教育价值。古圣先贤的思想一直照亮我们教育的时空,与当下的核心素养紧密相联。将古琴艺术融入高中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传统艺术熏陶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这与国家教育基本观念中,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多元,综合素质全面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
二、古琴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美好的品格,具有促进作用
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是具有丰富的民族内涵与价值的,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古琴作为我国古老的音乐演奏器乐,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和情感会对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进行熏陶。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如果教师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行现代音乐的鉴赏,而不能够鉴赏传统古典音乐,就无法促进学生的审美全面发展。而将古琴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就会使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学生的欣赏品味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音乐文化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知,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涵养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古琴因其发展历史悠久其所蕴含的内涵也是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同的,尤其是古琴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能够流传至今其所具备的文化价值以及鉴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有效的融入古琴对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十分有利。(二)对于当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度越来越高,其中古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之一其传承与发展的情况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社会上的宣传推广之外,最主要的传承发展途径就是通过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进行融入和渗透。高中音乐鉴赏课是进行古琴文化渗透的关键途径,通过将古琴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我国古琴的发展历史有更多的认知,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古琴音乐的鉴赏意识,感受丰富的古琴文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古琴文化的熏陶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的音乐素养。这样一来,学生自身就成了古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而且通过古琴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融入也让学生逐渐对古琴文化产生过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未来发展与传承我国优秀的古琴文化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创新古琴融入课程的有效方法,能够从多个角度给学生渗透古琴文化,以此来更好的推动我国古琴的发展。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实施过程中,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中的音乐鉴赏课程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阻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高中学校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并没有给予更高的重视。虽然现如今我国高中已经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无法全部抹去,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气息仍然很严重。因为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几门主要的学科上,而对于音乐鉴赏课则并没有给予更高的重视,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化较为严重,比如教师随意的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赏析,并没有针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进行合理的选择赏析素材,也未能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而且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其他科目占用音乐鉴赏课的情况,直接剥夺了学生音乐鉴赏的时间。
其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没有有效的方式进行古琴的融入。虽然已经意识到古琴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以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在古琴融入音乐鉴赏课程中进行过多的研究,因此并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使古琴有效的融入课程,让学生能够对古琴进行深入的赏析,造成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古琴的融入十分有限。
四、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融入古琴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开展学科融合,通过古诗词的导入来使古琴融入到音乐鉴赏课中
古琴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融入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能直接生硬的进行融入,这样会导致学生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古琴音乐的鉴赏兴趣,也就无法更好的达到音乐鉴赏的教学效果。由于古琴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因此在我国早期的很多古诗词中也有很多的诗人针对古琴作了大量的诗词,音乐鉴赏教师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语文中的古诗引入到音乐鉴赏课程中,利用古诗词的导入来实现将古琴有效的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的落实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通过古诗的导入极大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音乐鉴赏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音乐教师要想在课程中融入古琴,可以现在课前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出示一首古诗,如《弹琴》这首古诗就十分合适,当然音乐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其他有关古琴的古诗,这首诗没有明确说明琴指的是什么琴,在出示完这首古诗后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来猜琴指的是什么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给出了很多的答案,音乐教师最后给学生揭开谜底,告诉学生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然后音乐教师可以就古诗的创作时代、作者以及诗句的内容等给学生进行简要的古琴文化渗透,让学生能够对古琴有所了解。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古琴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古琴在古代几乎成为了每一位文人君子都必备的音乐技能,它深受文人君子的喜爱。这样一来,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于古琴的兴趣,让学生对古琴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再进行古琴音乐的鉴赏时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