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桦
(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 郑州450008)
一、前言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对舞台表演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舞台美术设计,有助于加强舞台表演效果,极大影响舞台呈现效果。由于观众对于舞台表演的需求持续提升,舞台表演效果也相应提升。人们注重研究舞台美术设计提升措施,以此加强舞台表演水平,满足人们实际需求,提升观众喜爱度,为了加强舞台美术设计水平,合理融入民间文化[1]。二、民间文化的审美特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社会形态与审美持续变化,严重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属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流,在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民间文化并未丧失原有风貌,并且为舞台美术设计提供新思路。由于民间文化审美特征多元化,富含精神特征、情感表达,可以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一)自发性特征
民间文化发展过程中,以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为基础,具备自发性特点。在民间文化发展中,自发性属于重要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创作,以此展示出多元化表达方式。相比于文人雅士文化,民间文化多为自主创作和流传的。(二)传承性特征
文化跨度问题比较少见,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大量文化艺术瑰宝,民间文化也得以流传。由于民间文化具备强大生命力,能够带来不同情感表达方式,以口相传、言传身教方式为主。但是在社会变革发展中,部分民间文化消失,因此必须重视民间文化继承与发扬[2]。(三)实用性特征
民间文化发展初期,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方式,因此大众喜爱度与接受度比较高。民间文化的趣味性、娱乐性比较强,在劳动过程中产生民间文化,以此愉悦身心。由于不同美的艺术,都是为了提供娱乐生活为主,因此不仅具备艺术性,也可以丰富日常生活,放松身心,因此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四)程式化特征
程式化特点,多是民间文化利用劳动人民常见方式表达,比如贴画、传唱、表演等。尽管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然而却可以保障表演基础步骤,因此民间文化形成自我流传体系。(五)自然性特征
在民间文化中,自然性属于重要特征。民间文化没有经过专业化调教与处理,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流露。庄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民间文化对于人与自然的发展也比较重视。大自然拥有自主发展规律,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将农作物生产、作息时间,与天气变化结合在一起,可以诠释人与自然关系。民间文化作品,能够展示出人与自然关系,不仅能够表现出自然性,还可以延伸出地域性。(六)地域性特征
在民间文化中,地域性属于重要特征。人们所处地区不同,因此民间文化呈现出不同形式与特点。民间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民族文化重要瑰宝。面对同一件事物,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均不同,共同形成民间文化体系。面对同一件事物,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由于地域广阔,南北方民间文化差异比较大。比如春节,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南方人习惯吃汤圆,尽管方式不同,但是情感表达一致。北方民间文化充满了恢弘、大气之感,因此北方人民性格外放,比较粗犷;南方民间文化,比较内敛柔美,因此南方人民多为温婉、细腻之感。地域性差异,导致民间文化差异比较大,在言语方式、生活方式中存在着明显差别。三、民间文化元素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合理应用传统民间文化。在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中,以刺绣、皮影、剪纸等文化为主,并且将其应用到舞台美术设计中,以此展示出民族文化魅力与优势,优化设计舞台美术作品。将民间文化应用到舞台美术设计中,通过创新思维,可以实现整体设计优化,突出传统文化价值,将其作为思想主体传递媒介与载体,有效融合民间文化,确保舞台设计能满足表演需求。(一)舞台美术设计深化
舞台美术设计,极易受到自身性质影响,包含大量设计内容,复杂度较高。比如舞台布景、灯光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等。舞台设计工作,需要统筹所有内容,确保设计风格统一性。设计人员全面发挥出传统文化优势,联合大众审美需求,做好创新应用,探索民间文化元素,以此凸显出主题风格。融合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注重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理念创新[3]。如在舞台剧《刘三姐》设计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舞台设计理念。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呈现出绚丽感,加大视觉冲击感,代表了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发展,形成新型舞台美术设计风格。通过传统文化特色,深刻表达出文化意蕴。在《刘三姐》的舞台设计中,整体舞台颜色基调为绿色,搭建实景舞台,使观众能够看到青山绿水,领悟到民族风情。通过舞台灯光、烟雾设计,可以加强舞台色彩层次感,通过此种舞台效果,传递出刘三姐的歌声,展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山水风景,加强视觉冲击力。
(二)主体深化
舞台美术设计,可以为整个节目演出提供服务。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必须过度关注舞台美术艺术性,开展艺术性设计时,应当确保设计应用性与可行性,加强舞台美术设计效果,深化表达演出主题,实现情感交流,通过演出主题,引发观众思考。舞台美术设计,需要协调各方工作内容,尤其是应用先进技术,以此确保舞台美术设计可行性。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展示出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表现中的应用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多元化艺术表达。应用舞台美术设计理念予以创新,可以促进舞台美术创新发展,提升视觉体验度[4]。比如《草庐诸葛亮》舞台设计,注重优化整体设计。将传统文化作为基调,呈现传统文化和表演融合。舞台美术设计采用圆形,融入太极八卦图。建筑主体为草庐,建设位置、形状、大小不同的草庐,以此形成草庐群,呈现出层次感,加强视觉效果。舞台背景为自然山体造型,采用灯光、色彩方式,可以营造恢弘气势,扩展舞台表现力,同时融合现代机械化技术,自由移动草庐,扩大舞台空间感,同时可以传递出诸葛亮隐士风格,同时可以反映出隐士文化。
从上述发展可知,舞台美术设计,基于整体效果角度,合理应用多种舞台元素,实现元素的立体化、多样化展示,深化表现主题,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时,可以融合现代艺术创作手法,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