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盛勇 罗焕佑
(1.赣南医学院 图书馆,江西 赣州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341000)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文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图书馆扶贫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区核心信息资源库的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以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带动当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当地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的重要性
1.有助于丰富当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当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提供广泛的阅读素材,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既可以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拓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知识层面,又可以促进贫困群众思想层次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加深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配合当地精准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2.有助于推动扶贫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确保文化扶贫工作的精准到位。一直以来,对于农村扶贫,其惠普的扶贫模式,过多地注重经济扶贫,忽视了文化扶贫,忽略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可以为当地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提供重要的科研文化保障和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到位,这对于实现贫困地区文化变迁,推动扶贫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起着积极的作用。
3.有助于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有效实现精准文化扶贫。文化共享工程是精准文化扶贫的至关重要的组成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工作,深化基层,广泛开展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建立文化服务网点,设立流动书架,配送文化资源,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共享体系,可以增强高校图书馆影响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扩大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进而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发展,最终实现精准扶贫。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的优势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基础,每一个高校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着丰富的诸如图书、报纸、期刊、百科全书、法律法规等纸质文献资源,而且引进了光盘、磁带、各类数据库等资源,信息来源广泛,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各种各样的期刊和报刊服务,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知识信息需求,为当地贫困地区素质教育提供了雄厚的资源保障。(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
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多种学科的专业人才, 人员配备比较齐全,拥有一支业务技能娴熟、工作经验丰富、服务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人员队伍。其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往往会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不仅图书专业情报知识扎实,熟知各种信息资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且具备良好的信息开发、加工、处理、组织、检索、管理能力,文化素质远远要高于各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三)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先进设施和设备在图书馆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这使得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高档服务器、交换机、光纤磁盘阵列等硬件设备,而且拥有完善的网络体系和联机检索系统平台。 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独特的技术设备优势,可以快速、高效、准确的进行扶贫信息的采集和数据统计,精准分析扶贫对象,为精准文化扶贫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工作开展提供主要依据。四、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领导人重视度不够,参与贫困地区文化扶贫意识薄弱
当前,对于高校图书馆参与扶贫工作所提供的服务为无偿还是有偿,学术界争议较大,观点不一。一部分高校图书馆领导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免费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服务,这是一种社会责任;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高校师生的科研、教学、服务工作的,其经费有限,参与扶贫工作应实行部分有偿服务,收取适当合理的费用,否则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加之,图书馆员在实际扶贫工作中无劳动报酬和绩效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高校图书馆参与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意识薄弱,热情度不高。(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管理体系缺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缺乏行之有效的文化扶贫管理体系,从前期计划到中期落实,再到后期的跟进、监督和回馈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导致文化扶贫过程中各种问题屡屡出现,如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文化资源输出不到位等,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了精准文化扶贫完成效果,使得精准文化扶贫流于形式。(三)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帮扶方式单一,文化扶贫激励机制缺失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方式单一,以惠普式扶贫为主,没有对贫困群众的能力及意愿进行深入的调查,导致对贫困群众的知识文化和信息需求了解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帮扶计划和方案,从而无法满足贫困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五、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的模式
(一)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改善办馆条件
基层图书馆是所在地区的文化心脏,直接面向广大乡镇。当前,基层图书馆面临着图书陈旧老化、馆藏资源不足的状况,而高校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集散地,各种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丰富,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馆藏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改善办馆条件,以此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知识需求,推动贫困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为精准文化扶贫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对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地调研,充分了解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明确帮扶对象和目标。
二是要与地方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建立有机联系,密切合作,开展馆际借阅和文献资源传递活动,帮助地方贫困地区基本层图书馆盘活馆藏资源,使其能够提供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现有的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加工,以促进基层图书馆现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办馆条件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