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颖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不断扩大,日常生活文化也越来越重要,群众文化基础的建设要结合群众需求全面开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其中,美术创作和教育工作较为关键,直接影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整体丰富性以及广泛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群众文化的特点,并且对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要求和辅导策略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术创作;辅导策略;要求
中图分类号:G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00-02
一、群众文化特点
所谓群众文化,具有群众性、多变性以及广阔性特征。首先,群众文化的群众性,顾名思义,群众文化需要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只有保证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发挥群众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且并不区分性别、年龄、种族以及职业等基础要素,只要是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布局中,从而确保能紧密联系群众。其次,群众文化的多变性,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发生改变,对外界事物的需求也在变化,这就使得群众文化呈现出多面性特征。并且,在不同时间、地点以及不同内容的影响作用下也会使得群众文化体系和内容出现变动,这就说明群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群众文化的广阔性,因为群众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体系中的分支,因此其具有广阔性特征,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在社会群体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在社会生活体系中也具有深远的价值。正是因为群众文化具有广阔性价值和意义,其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形成良好的发展层次和应用趋势,加之其内容较为丰富,对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形成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能为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保障。
二、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要求
美术是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要想提升群众文化基础的时代感和实际应用价值,就要进一步夯实美术创作指导体系,确保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从而使得基层群众在了解美术创作时代意义的同时掌握其应用方式。在群众文化基础体系下的美术创作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化建设不能忽略美术创作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尽管群众文化建设目标和水平都呈现出全面优化的态势,但对基层群众的创作辅导依旧存在不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夯实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要求,以保证美术创作管理工作的时代优势得以发挥②。
一方面,组织结构的监管要求。在美术创作辅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发展结构和发展进程的合理性,就要强化组织机构指导职能的管理水平,有效整合管理流程,并且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效率较好的维护体系,真正促进辅导工作的全面进步,避免对美术创作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维护群众文化中美术教育管理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岗位责任的管理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管控工作的时效性,要积极建立合理性问题解决机制,确保能设立专门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从而针对基层群众在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指导建立对应的协调和管理框架,保证相应工作能按照具体有序开展,且能提升群众文化基础下美术创作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也就是说,健全完整的辅导工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度能为推动美术创作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辅导策略
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辅导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在基层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往往是举办美学讲座,进行绘画、手工艺、化妆、服饰设计、舞台设计、装饰设计等的美术培训。针对群众文化的特点,要建立美术辅导机制,就要结合实际整合辅导要求,确保能提升辅导策略的时代价值,有效整合管理要素和辅导效果,真正夯实辅导结构的合理性,围绕基层群众的诉求,也为美术辅导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建立健全系统化领导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美术辅导管理水平,要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管理运维体系,保证相应工作能得以优化,且相关问题都能顺利解决。也就是说,要想保证美术创作指导工作按照基层群众需求有序推进,就要发挥组织领导的价值,为工作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以保证组织协调性和系统化水平,真正实现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
另外,为了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辅导管理水平,相关部门要建立并且完善基层群众管理方针,有效对辅导责任人予以明确指派,设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对美术辅导工作进行细致化约束,从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逐步开展对应的检查工作,以保证工作中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且能为后续美术辅导工作流程的進一步优化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除此之外,领导部门也要结合市场运行机制和文化建设水平,夯实管理体系,以此约束美术创作辅导工作的有效价值,确保其能真正贴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经济文化并行的发展目标。
(二)强化知识辅导体系
在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和辅导体系内,要想保证辅导水平,就要在引导群众掌握基础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应用引导体系,为美术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发展条件。
第一,在辅导工作开始后,要对美术相关理论进行集中讲解,其中,美术发展史以及美术创作理论教育工作十分关键,相关指导部门要走进基层群众中,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美术创作辅导氛围。所谓艺术指导中的“熏”,就是指不断的传递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空间和环境基础,确保群众能在对艺术体系有所认知的基础上,明确美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能对美术创作产生兴趣,真正优化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立文化传播机制和体系的过程中,要认知到基层群众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讲解一些较为深奥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时,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以保证效果符合预期。
第二,要对美术欣赏和创作技巧进行集中讲解和监督管理,确保能完善创作管理,引导群众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有效优化美术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也要对基层群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和汇总,将其转变为后续指导教学的重点,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美术水平。
第三,要建立并且创设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机会,例如进行各类美术大赛和举办展览等,引导基层群众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观赏和交流,并且确保群众能逐渐培养成就感,促进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术作品创作中,也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
(三)收集多元化的美术资源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群众文化基础下美术辅导工作的质量,就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融合互联网科技等,合理性建构完整的美术资源管理机制,确保能提高创作辅导的时代价值和应用意义。文化馆、展览室、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美术资源集散地也是较为关键的场所,要将这些资源应用在美术辅导项目中,利用相应的联合机制,建构完整且统一的美术指导工作框架,提高美术辅导效能。
一方面,利用书面材料的方式提升其传播度,确保能真正维护辅导工作的基本质量,面向基层群众,实现辅导管理的目标,也为工作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对美术辅导工作进行观摩活动的组织,有效提高学员的欣赏水平,确保相应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且能从根本上认知文化辅导的价值和意义。
(四)建立专业化团队
要想保证群众文化基础下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的基本水平,创建专业化辅导团队十分关键,能有效强化具体的创作方法指导水平,除了美术家或者是专业的美术人才外,一些群众中的美术爱好者也要被接纳到专业化团队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并且也能提高群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真正提高美术创作辅导的时代价值。
四、结语
总之,在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和辅导要将群众作为关键,积极建立健全合理性的活动管理体系,从文化氛围、专业指导、领导支持、资源共享等方面提高辅导水平,确保群众文化基础下的美术创作与辅导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