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探索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078
  • 陈宝华 李春红 吕兆蕾

      (大庆市第52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近年来,为了探索一条提高德育实效的新路,我们在有关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提出“德育心理学化”的工作思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融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以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辅导为主,矫治性心理辅导为辅,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通过课堂设置、全方位渗透,实现学生身心均衡发展,达到完善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一、发挥班主任作用,组织团体辅导

    (一)开设心育课程,提供保障机制

    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表,初一至初四年级班班开设,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训练。通过开展研讨课、请专家听课点评、辅导课设计评比等办法,提高了教师的执教水平。

    (二)创建班级特色,拓宽心育之路

    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并从环境布置、制度建设、计划措施等方面加以体现。“心情晴雨表”、“心情树”、“智多星”、“我心飞翔”等各具特色的班级布置,令人耳目一新。每天老师都可以从这里的心情符中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放飞心情,张扬自己的个性。

    二、加强阵地建设,实施个别矫治

    我校一方面发挥专职心理老师的优势,建立由老师接待来访学生的心理咨询室,取名“心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同伴认同心理,建立同龄学生接待来访者的“同伴聊天室”,由一些经过培训的学生组成“同伴咨询群体”,发挥同伴的正向影响力。

      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平衡力、观察力、灵活性和自控能力、反应能力等,学校还建起了“感觉综合训练室”,添置了一套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实践证明,运用器械对诸如多动症、注意力分散等心理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互相接纳、彼此欣赏,凝聚了一批人。教师群体的这种健康心理,为学生群体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三、关注活动中的辅导,做到全方位渗透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无一不包含心理教育的因素。只要有人参与活动,都有心理因素存在;而要提高活动效率,必须注意遵循人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活动中个体的心理健康。除了大家熟悉的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外,我们开辟了几条新的渗透途径,融心理健康教育于书法、写日记、读名言、读课外书、才艺训练等活动之中。练字即练心,练恒心、练信心、练决心,我们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一节短课,进行写字、书法训练,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不知不觉中练心。

      另外,“校园心理剧”是根据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编成的一个个心理小品剧,让学生自己表演,使一些平时难以解决的学生心理问题生活化、简易化了,节目中人物的原型大部分是学生自己,题材都来自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亲切、可信,更易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改掉不良习惯或增强自信心等。

    四、开展多级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关键。解决师资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加强在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教育知识培训,形成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一是以班级为本位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心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既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为自己与学生在心理层面上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提供了情景,从而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学会如何转换角色、激活学生心理历程、运用多种办法和手段设计活动等,从而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辅导技能,提高了自身的教育能力。

      二是开展以校为本的心理知识培训。培训分两种形式。一是教师自学培训,学校下发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书籍,以教师自学为主,学校适当组织交流活动,消化所学的内容。二是由外请专家、教授上门集中分层培训:(1)初级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2)中级培训,对象是班主任,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如何建设班集体,设计班队活动,进行个案研究;(3)高级培训,对象是学校领导、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及咨询老师。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学习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及小组心理辅导方法、途径、技巧等。分层培训时间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行。学完相应的课时数,经考核合格,学校下发结业证书,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职务任职等的重要依据。

      三是开展案例实践和研究。积极倡导并大力开展案例实践和研究,是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辅导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理论,还要有技术,而技术需要通过个体的实践经验转化而来。心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教育案例,如学生厌学、青春期性心理表现、个别学生表现出的敲诈勒索暴力行为、迷恋网吧等,针对这些案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与预防,需要班主任进行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从而提高辅导技术。

      本文标题: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探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4820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