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涛
(成都市文化馆,四川 成都 61OO72)
中华民族中共有56个来自于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各个民族在自己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不同民族形成的舞蹈风格也不同,但正是这些不同风格的舞蹈共同组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使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美丽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间舞蹈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基本特色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体现地域风俗特点
舞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个时期的舞蹈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对神的敬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民间舞蹈中索要表达的含义也发生率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渐渐成为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继承性。例如东北秧歌从艺术层面上体现出了东北人民粗犷大方热情的性格和其独特的审美习惯,而正是由于东北人民的大都从事耕田生活,才会逐渐产生这样的特点。东北地区有着非常广袤的东北平原,平原地区寒暑分明,土地开阔,所以在这里定居的汉族人大多是从事农田劳动、矿业劳动等的淳朴的劳动人民,这样的生活使他们拥有了坚韧、热情、外向的性格,东北人民对于丰富色彩的喜爱也和这些劳动活动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套可以体现东北人民特有天性的舞蹈便渐渐出现了。民族民间舞蹈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其集体性,民族特色显著。因此舞蹈内容及形式等受当地的风俗、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步伐大大加快,其风格也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体现环境特征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地区的环境对于本区民族民间舞蹈的行程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不同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二。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被群众深深的喜爱着。比如在藏族的民间舞蹈中,传播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是锅庄、弦子等,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可以看到座跨、弓腰、曲背的舞蹈形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藏族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特点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藏族人民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又因为平日里藏族人民忙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藏族人民在平日里的生活之中也保持着弯腰弓背的体态,这一体态表现在藏族舞蹈中便是座跨、弓腰、曲背的基本特点,且渐渐传承一整套独特的风格韵律。由此可见,生活的客观环境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无法因为个别的意愿就使得其艺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正是因此,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才如此丰富多彩。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
(一)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动态传承是一种非常有限的传承方式,其受时间的影响较大,而民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对民间舞蹈的重视,采取静态传承和保护的手段来保证其传承得以进行传承。作为民族文化长期发展所孕育出来的重要结晶民间舞蹈文化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现在,我国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已经出台了一部分法律政策,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出于各种情况,有一部分政策并没有被真正落在实处,仍旧处在一种口头状态。因此,有关部门应当从本质上明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加大对该种艺术形式的扶持力度,设立配套资金用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保证其在传承过程中有充足的经费支撑;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场馆等硬件设施建设,并定期举办有关民族民间舞蹈的比赛或其他活动,给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人们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
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政府对于民族舞蹈的加大重视会带动人们学习民间舞蹈,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热情,有利于让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风气。
(二)依靠教育力量来传承
1.创新教材编写模式。如今,我国各个院校所采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大多是许多年前所编写的,倘若想要对民族民间舞蹈加以创新,那么各个院校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新甚至是重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教材进行改革创新。所谓改革就是指各个院校需要剔除传统舞蹈教学中过于刻板的部分,增加对知识的开放性。新改编出来的教材既要对传统民间舞蹈的教学加以重视,同时也可以融入一部分外国舞蹈教学的优点。2.调整教学目标。若想要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改善,那么就要从教学目标开始进行修改。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改善教学方式。从我国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情况而言,各个院校需要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对舞蹈基础知识和伦理的比重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增设特色舞蹈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
3.培养传承人才。培养民间舞蹈传承人的方法从很久以前就存在,在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中非常常见。对舞蹈文化的传承本就需要传承者拥有极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一部分的民间舞蹈已经通过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此,更加重要的传承使命便落在了传承者身上。负责进行民间舞蹈教育的机构或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高效运用自身资源,将民间舞蹈资源库建立起来,定期采用举办比赛或者活动柜的手段来激励人们学习民族舞蹈,并从中发掘优秀的传承人才,激发人们的兴趣,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