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小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6028
  • 米热阿依·阿西木

      

      

      

      摘要: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的小提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平时累积的表演经验与小提琴演奏经历为理论支撑,对新疆维吾尔族的小提琴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键词:民族化,维吾尔族音乐,小提琴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063-01

      一、前言

      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中的旋律主要使用的就是五度的体系,一般都会在第二句和第四句中形成五度的差别,这样就会使主音与五度音处在一样的地位,使其在高音中可以并行。

      二、中国小提琴的民族化

      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两种模式分别为“马思聪模式”和“司徒梦岩模式”。

      “马思聪模式代之所具有代表性是因为其对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提炼后与小提琴演奏进行了结合,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魅力,而且还将民间音乐融入了小提琴的创作中;

      “司徒梦岩模式”与“马思聪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与,该模式虽然也是使用中国民族文化来进行创作,但其在创作时不会改变我国的传统音乐模式,只是用小提琴来演奏原有的民族歌曲,其主要演奏的民间音乐以广东地区为主。

      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小提琴曲的民族化特征——以《新疆之春》为例

      (一)《新疆之春》的旋律发展

      《新疆之春》的旋律见表1:

      《新疆之春》是三部分结构的乐曲,因此在进行第一段演奏时,大多是稀疏和稠密的旋律并进,不仅使用了维吾尔族人民特有的乐器还模仿了具有了新疆特色的钢琴音和舞蹈音乐,是其融合在小提琴的演奏中,充分的体现出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和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态度。

      (二)《新疆之春》的民族化演奏技法分析

      1.对呈示部的演奏技巧

      由谱例1我们可以看出,该曲的前奏十分活泼,能使听众也感觉到快乐,这之中主要是因为使用了长弓,长弓的声音非常悦耳。之后为了体现出新疆人民的热情爽朗的性格,还使用了同音和装饰音来演奏。但这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为演奏者需要恰到好处的切入下一个部分。

      2.对中部的演奏技巧

      谱例2中的乐句演奏方式是将A音大调变换成D音大调来进行演奏,这样可以很好的模拟出手鼓的演奏方式,使演奏变得更加热烈,并且律动性极强。谱例4中还使用了跳弓的演奏方式,这种演奏方式主要分为人工跳弓和自然跳弓两种形式。前者通常在一些节奏较慢的乐句中使用,后者则是在节奏比较快的乐句中使用。谱例10中使用的就是人工跳弓的方式,需要使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来进行控制,在演奏时要利用共自身的紧绷感来制造声音。

      四、小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思考

      (一)要加强中国小提琴演奏与民族音乐的创新融合

      要想使小提琴本土化就需要对我国传统的乐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提炼出精华将其运用到小提琴的演奏中,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借鉴国外的演奏技巧,这样不利于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并且小提琴艺术也无法民族化。就像《梁祝》的演奏者何占豪一样,他正是打破了以往借鉴西方的创作模式,使用我国的二胡演奏方式与小提琴演奏相结合,并且还使用了我国越剧中倒板的表现方式才将这首作品中的悲凉更好的展现了出来,使其成为了著名的作品。

      (二)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发展方向

      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漫长又艰辛,经过很多磨难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地位,才发展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小提琴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演奏者和创作者都应该深知,只有走我国特色的道理,才能使民族音乐发展起来,如果坚持模仿照搬西方的音乐特色只会使其走向灭亡。

      如今,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形势较好,其走向民族化就是一条必经的道路。今后的小提琴演奏和创作都要坚持发展我国的特色民族文化,才能使其真正的本土化。

      本文标题:小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5002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