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402167)
一、概述
近年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升,“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走向。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仅仅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解答,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及思想政治素养的综合提升,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艺术类专业课程《草图大师》课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及必要性
进入大学学习,正是一个学生处于思想上的定型阶段,因此这个时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期。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生,相较于普通的文化生而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缺点:(1)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艺术设计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不喜欢受到约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自我意识较强,对没有兴趣的课程置之不理,学习中存在情绪化的特点;
(2)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艺术专业的学生从高中甚至更早期开始学习艺术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思想、文化、宗教等,在其还没有自己非常坚定的主观意识之前,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干扰,造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因此,在大学阶段,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实操能力、设计能力等,更需要健全自身的人格品质、充实自己的学识涵养,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服务社会的意识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把传授知识和价值观引领相结合,是塑造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是对所有高校的教师们提出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思政德育教育,坚持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遵循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能够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也体现出了我国高校的办学特色,为实现高校目标专业技能人才做出保障。
《草图大师》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软件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操性,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制图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在空间上的思维灵活运用,达到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的目的。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对软件的基本运用进行熟练的操作及掌握,更需要拥有一名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心,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更好提升学生的眼界视野以及艺术修养水平。
三、环境艺术专业《草图大师》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突出课程重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教研能力
对于初次接触《草图大师》软件的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大量的命令重复使用本来就是一件持久的事情,初学者从刚接触到完全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支撑。《草图大师》课程的一个经典的原则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应尽量将简化模型,方便三维模型、景观布局、城市规划的打磨和推敲。作为专业课程教师,在《草图大师》基础软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学生高效迅速的掌握软件的各项操作及基本功能,提高学习效率。《草图大师》课程的专业目标主要有三点:(1)了解《草图大师》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了解《草图大师》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熟练掌握《草图大师》基本的绘图命令与建模方法。(3)掌握《草图大师》模型空间与真实效果的转化。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知识进行简单的叙述,而是需要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内容时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代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发学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