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琨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611330)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逐渐的兴起,使得更多的学生热衷于这一专业,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时候,对音乐素质培养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融会贯通。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素质培养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在现阶段一些院校都开设艺术欣赏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也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音乐素质主要是学习音乐综合素质的教育,包含音乐知识、技能、欣赏等方面。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日后幼儿教师还需具备音乐素质的培养,具备丰富的内涵,具备音乐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声乐、舞蹈等技能的掌握,具备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综合应用音乐技能地教学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阶段还存在着没有从实际情况入手,使得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难以实现创新教学。(二)不合理的设置音乐课程
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其课程基本结构包含课程名称、使用专业、课程性质、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参考学时学分、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评价等等。但是在正式应用的时候,通常包含六项,课程标准因为不能完全应用,使得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三)教学方法的陈旧,还需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过程
教师在开展授课的时候,其个人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为常年只教一个学科或是一个课程,基本上教案几年都不曾进行更改,更不会因材施教。这种教学习惯难以实现课程创新,言传身教主要是教育学科的主要方式,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的能力会对授课的效果直接影响。在专业领域内,我们的教师还需对各技能进行专研,参与各种比赛、表演,经常性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提升自身水平。另外,教师在教育方面还需要积极主动的寻求突破,组织开展教学,进而实现最佳效果。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音乐技能学习和理论学习并非是双管齐下
音乐技能学习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要素,在对音乐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音乐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古老的教学方法因为守旧,使得教学实践不足。现阶段,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素质培养的时候,更多的是展示教师,不容学生进行争辩,进而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了解、熟悉,使得音乐实践过程的不知所措,音乐技能与知识学习的严重脱离,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方法
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多,但是真正了解其专业内容的学生是不多的,甚至是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刚接触音乐的时候比较茫然,基础知识薄弱,音乐素养的低下等,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但依旧有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只是注重如何让学生学会课上音乐的技能,不太注重对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三)音乐课程的实施灵活性不够
第一,教学手段的单一。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以示范练习为主,教师完整的示范动作,注重讲解重点,学生则是自主实施练习,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音乐技能。但是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键盘课程中,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因为老师注重学生指法的练习,指导学生熟悉五线谱,熟练的弹奏教材中的乐曲,而忽视了学生对乐曲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到乐曲的旋律、节奏、段落变化和风格等,难以提高音乐表达能力、欣赏能力,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音乐素质。
第二,教学脱离实际情况。
对于音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施方法进行分析,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使得理论与实际的脱节,造成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练习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也不知道所学知识应用的价值,认为音乐课是不重要的。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幼儿园的音乐活动,那么对于音乐技能的掌握就不能迁移在幼儿音乐活动中,使得幼儿音乐教学方法、舞蹈编创的能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