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需要本真的回归
——关于对中医和西医的三言两语
从道理上来讲,懂中医的人才能谈中医,懂西医的人才能谈西医,但似乎也不尽然,作为患者,当然会接触到中医或西医,谈谈体会和感受也应该不算太出格。
我就是一个老患者,一身病,西医也看过,中医也看过,不可能没有感受。
按着现在的医疗现状,有病了一般的都去首先看西医,这已经是一种趋势和常态,一般是在西医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去看中医,我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正常吗?或许是不正常的,但在现实中又是正常的,因为现在就是这样的医疗现状嘛,患者只能服从于这个大势所趋。
但患者对中医或西医的评价如何也是另外客观存在的,或认为中医好一些,或认为西医好一些。
我认为,就看病来说,各有短长和令患者的无奈,也就是说,各有好坏。
如有些病不得不去看西医,有些病不得不去看中医,效果有时是尚可的,但有些病怎么看也解决不了。
不是仅指医疗技术和手段还不完善,即使是在已经完善的一些方面,患者都能得到应该得到的治疗也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另外一种尴尬的医疗现状。
因此也可以说,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在现有的已经具备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下,并没有尽到应该尽的责任。
当然,未能尽到医疗责任并不能完全怪中医和西医人员,也有背景的问题。
应当说,西医被称为科学门类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尽管从阶段论上来讲,西医的一些手段会被以后重新认识为错误而淘汰,但毕竟还会有有价值的东西在发展,西医是不科学的,应该被淘汰,这个趋势现在还看不到。
所以,尽管西医存在问题,但西医是还可以发展的科学,是被多数人所承认的。
而认为中医也是科学的,虽然大有人在,而相对确实是少数人。
我说的只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但将来的定论可能是另外一码事。
真正的科学医疗,将来可能只属于西医,也可能只属于中医,或者两者都是科学,只是现在还无法下结论。
现在的西医肯定有伪科学的错误手段,但还不能现在就武断地断定西医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
同样道理,现在就武断地断定中医是不科学的,或中医比西医科学,中医才是真正的医疗科学,同样也还看不到有足够支持的科学依据。
作为中国人,我指的是真正的中国人,头脑清醒的中国人,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当然希望中医能够得到迅猛地发展,超越西医,成为现代和以后的真正的医疗科学,但能不能实现恐怕也是另外一码事,因为现在确实也还看不到这个迹象。
尽管如此,中国人要努力是应该的,但要想实现上面这个愿望,确实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即使不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只是为了中医本身,同样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不妨似梳理一下:
1。首先需要认定,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把她进一步科学化。
这个问题确实有争论,争论虽然是可以的,但带来的负作用也是巨大的,在整体上不可能不影响中医的发展,如国家的因此投入就是有限的。
所以统一认识和意志非常重要。
要想统一认识和意志,就必须找出中医是科学的足够依据支持,这样才能引起共鸣,坚定信心,因为光凭愿望和雄心是不行的。
中医是一门科学,其实已经被国家所认定,虽然如此,但确实缺乏完全令人信服的理由支持,有些人怀疑或反对就在于此。
怎么样才能让人信服呢?真能治好病,而且有普遍意义的有效救治的功能,如对西医也无能为力的病,中医也能治好,且有科学合理的解释,这不就令人信服了吗?
这个认定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去做,但主要应该依靠国家力量的投入,显然国家投入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改进。
我个人认为,中医确实是科学的,但为什么还要说“缺乏完全令人信服的理由支持”?因为中医的现科学性质不同于西医,从现在看,还只是方法论构成了科学逻辑,理论和实践还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道理。
2。还有认定方法的问题,光想认定没有用,关键是应该找到正确和准确的办法。
如经络的认定,经测定确实是存在的,但在解剖学上却反映不明显,难道真的就没有其它的探究路径可走?
还有应该怎样发展中医的方法论问题,国家虽然在宏观上支持中医的创新和发展,但实际上所做的却是南辕北辙的事情。
如不支持民间中医、鼓励中西医结合,这本身就是对中医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只能让中医逐渐地走向衰微。
所以,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具体的措施,应该是配套的,而不应该是分离的。
3。中医发展的社会大气候不好。
为什么中医的发展出现了问题,跟国家哲学理论的如何推崇是有关系的。
在晚清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的落后,使中国的精英层出现了迷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腐朽的,西方的各种理念才是先进的,转而学习西方,大幅度批判和抛弃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包括中医。
新中国成立后,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完全恢复有益的传统理念并不是就能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理念又一次大规模地被盲从,中医的发展更为艰难。
但有一点应该肯定,中医还是有生命力的,否则在近代几百年的污浊荡涤下,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所以国家不但应该制定有益于中医发展的政策,还应该培育正确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理念。
如现在一切都在“向钱看”,中医人员队伍不可能独善其身,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巧取豪夺、招摇撞骗竭尽之能事,卖假药、夸大疗效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以中药为最甚。
中医院校毕业了就意味着有了行医资格,有的在医院里很快就成了教授级的主任医师,诊断费高得吓人,出的方子卖的药贵得吓人,患者能看得起病吗?花钱能治好病也行,可很难治好病。有些所谓的大师级中医师,其实根本就是空有其名,甚至于本是西医院校毕业的,摇身一变,也变成了中医大师,可怕不?严格地讲,这也是一种医疗欺骗或诈骗。
当然,说的是概况,有些西医师通过实践发现,西医的有些手段并不科学,中医的有些治疗手段反而是令人崇拜的,转而学习中医,成为了很有成就的中西医大师,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所以中医发展的大气候不好,现在的政策和管理很难能造就出真正的中医大师来,有也是非常的稀少。
4。国家应该恢复支持民间中医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发展?这跟思想解放、政策宽宏有关系,使各方面的能动性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
而中医呢?却是通过政策的约束,限制了普遍意义上的发展,使社会上普遍的能动性没有了,只是以院校为主的发展能够存活。但院校的发展却不是传统的,而是改良的,所谓改良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效果并不见得就肯定好,因为不是真正的传承,还可能是走向了歧路。
所以,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人为的阻碍,而且是官方的阻碍,这种阻碍并不见得会得到官方的反思,反认为是创新。
因此,要想发展中医,应该是官方和民间共进,这样才能“柴多火焰高”,才能有最大的社会效率和效益。
5。中医的发展应该走传统的传承之路。
中医的生命力、科学性在于哪儿?在于方法论的科学逻辑,创新是可以的,但创新应该有助于方法论的进一步科学,如果有新的突破,也应该是在不破坏传承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突破,而不是指新概念的突破。
如果新概念的突破突然实现了,就意味着传统中医的灭亡,如果真能有这种突破,中医即使灭亡了也不是坏事,因为会有真正的医疗科学取而代之,但这个趋势恐怕是不可能的。
中医传承的方法论在哪里?其实就是经验之学。
看看《动物世界》里演绎的场景,什么植物或矿物质对身体有益,动物们也是知道的,它们肯定也有传承的问题。
什么东西能治病,人类也是这么传承下来的,中医的发展,其实就是经验的积累和系统的梳理,这个过程不靠师传是不行的。
没有师傅教授,靠传承的书来学习,虽然也有作用,但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样的道理,在院校学习,其实就是啃书本,跟自己看书是一样的。即使有交流,效果也差,即使有“大师”的讲授,也不具有师承的意义,因为很多所谓的大师也是啃书本出来的,跟民间大师是两码事。
如此,就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了,中医只能是逐渐地衰微了。
所以,要发展中医,必须恢复传统上的中医师承的做法,把经验一代代地传下去,进行经验的更多积累和梳理,不断地完善中医的方法论。而取消或不支持民间中医,仅靠院校学习,是不能够使中医得到真正的发展的。
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医的特殊性,也就是师承方法论的不断完善,通过偶然出现的大师,把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地升华,使中医的方法论能不断地深化。因为方法逻辑的进步,也是属于在哲学范畴的科学化。
这个过程可以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助力,但不能让中医面目全非而取而代之。
当然,中医的发展不是指必须全面复古,而是指方法论的不断完善。
拔尖的中医大师极其重要,在任何领域和任何阶段,都会出现精英人物,在中医领域也是如此。通过全面总结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自己的再研究和实践,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结晶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中医事业不断受益和不断地进步。
这样的中医大师只能是偶尔出现,不可能有成批的收割状态,就像在其它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样,其成果需要各种因素的集合,当然主要的是个人奋斗的概率性奇迹。
还应当指出,中医届也有误区,总认为中医在几千年以前就完善了,有系统的理论,有各种各样的医疗手法,有特别好和有效的各种方剂,可惜失传了,现在的中医发展,就是应该努力地恢复中医的古面貌,这是错误的。
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认识,不可能超过现在的我们,古方是经验的积累,可以借鉴,有些理论也可以遵循。但不能唯追求古方和古理论。
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某种神化倾向,属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我们可以继承,与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冲突的,就应该抛弃。
所以,中医的继承,是指要师承好、传承好,而不是全面复古,不但不是全面复古,还要批判性地继承,好的要传承、继承,不好的传承要抛弃,并在方法论上有不断地有益创新。
好了,不说了,本要说三言两语,一开闸就挡不住,赶快打住。
建议中医业者必须明白,中医确实是一门科学,但并不是跟西医有同等性质的现代科学,是方法论有科学属性,属于古老的科学。中医可以发展、应该发展、也能够发展,但应该有现代科学的助力,使古老的中医也能够有新的科学内涵。不要把中医看得太神秘和崇高,她只是一个经验之学,是一个传统的朴素的医疗手段。所以,怎样对待、学习、传承、继承、应用古中医,同样也有个方法论的问题。
正因为中医存在很多问题,有官方的,有医疗机构的,有民间的,使现在的中医现状和发展很不好。如有对发展认识上的误区,有对中医本身的认识误区,因此存在中医发展困难。反映到医疗层面,使患者很难找到能治好自己病的好中医,令患者很无奈,再相信中医有什么用?
当然,好中医是存在的,只是很少、很难找,像李可那样的大师,真的没有多少。有时我想,反正我也治不好病了,只能去天堂找他了。
当然人还是应该乐观一点的,不能只为自己的事情气恼,临死还应该记挂国家大事,希望中医能够发展起来。
《草根网》有个沈文明先生,写了不少有关中医的文章,读后很是钦佩,中医届需要这样的中医,国家需要这样的志士,为拯救中医而呼喊和奋争,看得出来,其医术也非常好。
我可不是为他做广告,根本不认识他,是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可惜离得太远,否则我会找这样的中医看病的,他可能在深圳,那里的患者有福了。
总之,我以一个患者的身份呼喊,中医需要本真的回归,而不是所谓的改良。
当然,西医对我的病无能为力,好的中医我又找不到,痛定思痛的三言两语难免有偏颇之处,姑且说之而已。